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當前觀察:【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綠了草原 富了牧民:生態修復擦亮鄂溫克旗草原底色
2022-07-29 08:30: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走進7月的鄂溫克旗草原,放眼望去,草原碧綠,牛、馬和羊漫游其中,伴著風吹草動,形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可是,誰曾想這里的草原曾一度被破壞,失去了水豐草美的本色。隨著近年來鄂溫克旗大力推進退耕還草,著力改善草原生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得以再現。

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我國草原面積有近4億公頃,由于長期以來對草原索取多、投入少,超載過牧現象突出,大多數草原出現不同程度退化。開展生態修復是草原保護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在治理草原退化、開展生態修復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生態修復撫平草原“傷疤”


(相關資料圖)

鄂溫克草原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核心地帶,是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以牧業為主,同時鄂溫克旗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帶,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50毫米。近年來,歷史上開荒形成的已墾森林草原大面積沙化退化,土地現狀和水資源已經無法支撐粗放式農業生產,嚴重危害大興安嶺及周邊地區生態平衡,成為新的生態安全問題,亟待還林還草。

2008年,按照《呼倫貝爾市2008年退耕還林還草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國家生態旗創建工作,鄂溫克旗啟動了第一輪退耕工作。2015年、2019年鄂溫克旗又先后啟動第二輪、第三輪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累計完成退耕78.11萬畝,有效維護了森林草原生態安全。

鄂溫克旗林草局副局長蘇立新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鄂溫克旗2019年到2022年三年退耕總任務是42萬畝,截至目前,已經完成退耕任務32.35萬畝;5.8萬畝推耕還林還草試點項目也已全部完成。

飼草質量提升 牧民收入提高

“既要保護好大草原,又要帶領牧民們致富”,青青小草成為廣大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

蘇立新表示,一系列退耕還草舉措使鄂溫克旗自然草場得以休養生息,并且在牧草產量、品質、抗自然干擾以及區域水土保持等方面都發揮了顯著作用。同時,避免盲目種草、保證按需種草,讓種植的苜蓿等發揮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蘇立新介紹,苜蓿、燕麥能夠適應鄂溫克旗氣候條件,目前已有多家草業企業在種植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形成了成熟的草業生產技術。

夕陽西下,草原深處的鄂溫克旗錫尼河東蘇木布日都嘎查巴拉布爾正和家人準備將羊群趕回來。拉布爾家共有3000多畝草場,其中1000多畝屬于禁牧區。談及近年來鄂溫克旗開展的休牧、退耕還草工作,巴拉布爾表示:“我們不僅沒有降低收入,反而增加了收入。主要原因在于,生態修復后,草原雨水好了,牧草質量提高,還有草原生態補貼。”

持續推進草原生態修復

“林草興則生態興。”草原是我國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黃河水量的80%、長江水量的30%來源于草原地區。

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長唐芳林表示,經過“十三五”期間的不懈努力,我國草原生態持續惡化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草原生態狀況和生產能力持續提升。2020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了56.1%,鮮草產量達到11億噸。但是,當前草原生態脆弱的形勢依然嚴峻,仍然有70%的草原處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狀態,草原保護修復任務還十分艱巨。《“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我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等一系列保護發展目標。

近年來,鄂溫克旗大力推進退耕還草,著力改善草原生態,通過實施牧民搬遷、圍欄禁牧、草原生態獎補等工作,使境內草原生態保護功能得到有效恢復,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保護鄂溫克旗的生態環境,提高牧民群眾的生活水平,2022年旗委、旗政府決定在全旗范圍內開展已墾林地草原生態恢復工作。(中國經濟網 記者楊秀峰 張相成)

關鍵詞: 鄂溫克旗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