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2022-06-08 05:31:27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程國有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三個走在前”,其中第一個就是“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這與中央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致的。圍繞“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突出“樞紐型”發展導向,就是要放大開放通道作用,深度鏈接國內外資源和市場,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著眼于供給能力與需求能力雙向擴張的國內循環

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需要強大的國內循環,沒有強大的國內循環就談不上強大的國際循環。一是實現供給能力的擴張。青島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供給能力的擴張離不開企業即實體經濟。要堅持企業帶動,實施重點企業倍增工程、中小企業育苗工程、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培育一大批優秀中小企業。其次,企業在不同行業的分布構成產業體系,重點是著力提升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七大優勢產業,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十大新興產業。二是實現需求能力的擴張。首先是擴大消費需求,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重點培育文化、旅游等產業,更好滿足居民生活新需求。要升級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壯大時尚服務消費,打造一批地標性商圈和高品質步行街,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其次是擴大投資需求。圍繞促進生產消費雙升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施產業“兩化”、創新驅動、數字支撐、消費升級、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鄉村建設、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安全發展“十大統領性工程”,謀劃布局一批具有較強牽引性、戰略性、標志性的重大項目。

著眼于國際供給與國際需求的雙向擴張的國際循環

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需要國際供給與國際需求的雙向擴張。一是建設一批國際平臺。省黨代會明確提出,實施山東自貿試驗區2.0版,加快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創建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推動航運、貿易、金融和先進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推進貿易投資、產業發展等領域深度合作。二是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強力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滾動推出支持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著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鞏固傳統市場,拓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三是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著眼于國內國際順暢的陸??招畔⒔煌屑~體系

統籌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以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國際航空樞紐為重點,建設多式聯運組織中心。支持青島港(601298)打造國際樞紐海港,在沿黃流域布局更多內陸港,與日韓等境外港口“多港聯動”,增強航運集疏運能力,大力發展國際貨物中轉、集拼等業務,加快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轉型升級。提升膠東國際機場門戶樞紐功能,新開、加密國內外客貨運航線,打造全國重要的國際中轉口岸。完善“五縱五橫六連”高速公路網,打造“四網五向”鐵路交通網,推進膠東半島鐵路公交化運營。

著眼于國內國際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給鏈的建設

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要保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持續擴大和長期穩定,最根本的就是要著眼于國內國際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給鏈的建設。一是要構建從原材料-零配件-中間品-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生產體系和銷售體系。二是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突破全產業鏈條的短板和弱強,強根基、補短板、育弱項。實施關鍵配套強鏈工程。實施基礎薄弱環節補鏈工程。實施鏈主領航穩鏈工程。三是要培育具有世界領先優勢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家電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構建以十強產業為主體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重點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培育一批世界級、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