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1-9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相對較好的前30個斷面中,河南省漯河市國控澧河-漯河縣道橋斷面位居全國第四。
今年1—9月份,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漯河市生態環境系統干部職工保持定力、凝聚合力,聚焦生態水城建設,堅持人水和諧,統籌水生態、水環境、水資源系統治理,努力實現國控河流水質優良率、河流斷面水質目標完成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三個100%”,強力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堅持標本兼治,多措并舉發力
緊盯河流斷面水質達標底線不放松,堅持工作性措施、管控性措施、工程性措施多管齊下,推動水質達標率持續改善向好。
深入開展涉水問題排查。重點圍繞8條國省控河流、16座污水處理廠、48家重點涉水企業,加大督導調度和巡河排查力度,加強對涉水企業常態化監督管理,對排查出的問題,現場交辦、文件督辦、逐一核查,督促全面徹底整改。嚴格落實河流斷面水質在線監測數據日調度、日匯總、日研判,加密人工采樣監測比對,加大重要點位取水監測力度,對水質異常數據第一時間預警分析研判,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加強工業園區問題整治。立足做好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補短板工作,科學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問題排查整治,加快推動全市工業園區(化工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學指導縣區編制工業園區“一園一策”整治方案和化工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方案。
持續推動黑臭水體治理。督導各縣區深入開展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專項排查,實施對黑臭水體識別、控源截污、垃圾清理、內源治理和水質監督性監測,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長效監管機制,持續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強化入河排污口查治。堅持“有口皆查、應查盡查”,既突出全市8條國省控河流,又延伸27條支流,全域排查各類排污口(雨洪口)1151個,溯源率100%,整治率按全省主要河流及重點湖庫入河排污口計,整治完成率達84.6%。
鞏固提升水源安全保障。為提升澧河水源地水質監測監控能力及水平,謀劃申報中央污染防治資金支持項目漯河市澧河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監控能力建設項目1602余萬元。突出飲用水源保護,積極推動澧河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條例地方立法,目前經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2號公告,于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關注工程項目推進實施。督導郾城淞江污水處理廠二期、舞陽水環境監管與風險防控能力建設、源匯唐江河生態修復與保護、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建設和東城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建設等重點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強力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升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截至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強化聯防聯控,凝聚治理合力
針對影響河流水質提升的瓶頸問題,大力實施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等各項舉措。
落實污水綜合治理行動。統籌調度著力抓好由市城管局牽頭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市住建局牽頭的雨污分流整治、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的黑臭水體整治、市水利局牽頭的地下水問題整治“四個專項行動”。按照各部門工作分工,抓好工作落實,形成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合力,較好解決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黑河西支時段性黑臭、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
落實部門聯動聯調機制,統籌兼顧汛期防汛排澇和水污染防治,會同市城管局、水利局、氣象局、沙澧河建設運行保障中心等部門,深入分析研判河流生態補水、氣象溫度變化、汛期市政排澇、河道工程施工對水質達標的影響,嚴格落實“引沙入黑”和唐河閘管理制度,完善城市防洪排澇聯調機制,落實澧河橋閘聯建工程水生態保護及調水工作方案,力求生態補水的量科學、閘壩啟閉的點精準、項目施工的防到位,全面提升水污染治理聯防聯治水平。
下一步,漯河市生態環境局將圍繞持續改善和提升水環境質量,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臺階。(劉新成胡占啟)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