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醫保談判藥品已累計為群眾減負超7000億元
昨日(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醫保局成立6年來,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7000億元。李滔表示,國家醫保局堅持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藥好藥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目錄內品種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
醫保目錄內藥品達3088種
李滔指出,醫保藥品目錄是指醫保基金可以報銷的藥品范圍,目錄內主要包含了西藥、中成藥以及中藥飲片等。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深化醫保藥品目錄改革與管理。
國家醫保局堅持動態調整,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藥好藥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目錄內品種的數量和質量顯著提升。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病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實現了藥品保障范圍與臨床用藥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國家醫保局還發揮醫保團購的優勢,引導新藥價格回歸合理。整合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實施戰略購買,完善了國家藥品談判準入機制,很多“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群眾用藥的負擔大大減輕。醫保局成立6年來,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了700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在始終堅持保基本的原則下,努力將更多更好更新的藥品納入醫保目錄。”李滔說,同時將著力研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拓寬更多創新藥支付渠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可共濟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表示,目前,重點事項辦理時間明顯縮短,流程大幅壓減,形式更加靈活。
舉例來看,新生兒從“落戶才參保”變為“落地即參保”。以前,新生兒必須先落戶再參保,醫療費用只能先墊付,等落戶參保后再去醫保窗口報銷。現在,各地醫保部門通過數據共享,實現了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線上參保,參保繳費平均時長從年初的28.7個工作日壓減至6.4個工作日,新生兒出院時就能直接報銷醫藥費用。
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從“個人獨享”變為“家人共享”。參保職工只需線上申請并綁定父母、配偶或子女以及其他近親屬,醫保個人賬戶就能共用。目前,各地正抓緊推進這項工作,今年1至7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金額達227億元。
國家醫保局還將進一步擴大個人賬戶可共用地區,預計今年底前,各地將實現個人賬戶省內共用,明年起將探索推動跨省共用。跨省直接結算的門診慢特病從5種增至10種。
多省份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國家醫保局著力做好基本醫保和生育保險相關工作,完善生育保險政策措施,2023年全國參加生育保險2.49億人,生育保險基金支出1177億元,生育的參保女職工人均生育津貼是2.6萬元。
章軻表示,我們多措并舉完善和落實積極的生育支持措施,主要體現在鞏固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面。我們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先行探索,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職工醫保的同時繳費參加生育保險。目前已經指導江西、浙江、天津、貴州等省份在全省域范圍內開展探索,效果很好。
與此同時,統一規范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推動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目前,北京、廣西、內蒙古、甘肅等2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把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納入了醫保報銷。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更多省份將其納入醫保報銷。
此外,國家醫保局增設了“分娩鎮痛”“導樂分娩”“親情陪產”等與優化生育服務相關的項目,滿足產婦多元化需求,改善分娩體驗。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