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條件是什么
考生戶籍長期屬于我省且考生出生前父母戶籍在戶我省;考生的父親或母親屬于本人所在省或市及以上人事組織部門確認的人才,本人戶籍與父親或母親在戶我省;市及以上規定的政府投資項目的企業法定代表人,其子女隨父母在戶我省;考生父母之一是駐我省現役軍人,且考生因其父親或母親隨軍而具有戶我省戶籍;考生父母為為我省陸軍現役軍人,考生隨父母在戶我省登記;考生戶籍在我省,父母一方是復員軍人,戶籍在戶我省;
考生由父母轉崗,父母戶籍在戶我省2年以上。考生必須具有我省2年學籍,高中階段在我省實際學習連續2年。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因家庭變動隨父母離開戶我省,因父母死亡或意外身故、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及戶籍在我省2年以上隨法定監護人離開戶我省的考生。從高中畢業當年的9月1日起,考生必須具有在我省就讀兩年的學籍,并在高中階段連續在我省就讀兩年,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在我省有合法穩定的住所;
原戶籍在外省,父母或本人落戶我省的考生,考生必須在我省高中畢業滿3年,且高中階段在我省實際學習滿3年以上;戶籍在非我省的農民工子女報名參加高考,必須具有我省高中三年學籍,且高中階段已在我省實際連續學習三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
《規定》要求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部門積極協助當地招聘機構審核考生的學籍和戶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學籍管理,禁止非正常學籍轉移,禁止學籍空缺,禁止分離人報名。各級公安部門要加強戶籍管理,嚴格戶籍手續,堵塞漏洞,堅決打擊非法結算,嚴肅查處偽造戶籍和身份證件的違法行為。
異地高考有什么意義
2010年12月,啟動全國教育改革試點,異地高考解決方案納入試點。試點地區是山東,湖南和重慶
異地高考的突出矛盾是中正在流向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換句話說,要解決異地高考問題,不可能繞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些地方是異地學生集中的地方,也是異地人口聚集的城市。
在北京,根據相關統計,在2008-2009學年,有30,073名非北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學生繼續在北京中學學習。在12,599名中學畢業生中,只有5,484人在繼續在北京讀高中,大多孩子在北京上完一些課程后繼續在原來地方的普通高中學習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非本地學生很難在北京學習,尤其是參加高考。
在上海,有40多萬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他們很快將面臨中高考的問題。如果中高考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些孩子中的大多數會回到他們的原籍去學習,從而產生留守兒童的新問題。
從2008年,“異地高考”問題討論了兩年多。2011年,兩會出現了“撥云見日”的跡象。與此同時,這一全面改革也給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