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我非常滿意!下單后很快就有專人打電話過來,詢問了我的一些情況,并很快給我做了安排,第二天快遞就送貨上門了。再次感謝殘聯和政府給予我們的關愛和幫助!生活在杭州真的很幸福、很快樂、很溫暖!我愛杭州!”
近日,杭州市殘聯在數字化改革中重點打造的應用場景之一“輔具智配”在線服務后臺收到了一條讓工作人員“心頭一暖”的留言。
簡化服務流程 最快一天可到貨
留言的是上城區彭埠街道普福社區一位四級肢體殘疾人。9月9日,他通過浙里辦APP的“輔具智配”應用申請了一輛輪椅,使用了幾天后,他在系統上點下“已收件”,并對服務給出了五星好評。
“輔具智配”是杭州市殘聯在數字化改革中重點打造的應用場景。改革前,殘疾人的輔具配送服務存在服務周期長、個性化程度低等弊端,殘疾人需要先向社區申請,然后由社區逐級上報至區殘聯,統一購買后再下發。一來一回,年初申請的輔具,往往要到下半年才收到。
針對這些痛點難點,杭州市殘聯數改專班聯合康復部,對輔具配送服務的全流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原本的服務流程簡化為“殘疾人申請—輔具服務機構配送”兩個環節,服務周期也從大半年降為幾天甚至1天。
自去年8月“輔具智配”應用場景上線后,不少殘疾人點贊稱好,并在體驗該項服務后留下“品質高,服務好”“相當給力,配送速度超快,五星好評了”等評價。
借助“助殘E站” 跨越“數字鴻溝”
“手機上的東西我不太會弄,但聽說這個速度很快,我也想體驗,怎么辦?”應用上線初期,有部分殘疾人犯了難。
“與實際需求相比,一開始每天的在線申請量確實不多,調研后發現很多人遇上了‘數字鴻溝’,他們更習慣找社區當面提出申請。”杭州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數改專班負責人丁豪介紹,找到問題癥結后,數改專班對“輔具智配”應用場景進行迭代升級,打造了基層殘聯工作人員使用的“助殘E站”平臺,并建立“基層代辦、窗口通辦”的工作機制,讓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殘疾人,通過基層工作人員代辦的方式在線提交服務申請。同時,數改專班與康復部聯手,加大了“輔具智配”應用場景的推廣力度。
“以前只能幫殘疾人向上申報,現在有了‘助殘E站’,我們可在手機端直接給他們代辦,讓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殘疾人享受到快捷的數字化服務。”上城區采荷街道人民社區殘協助理員蔡玲娟說。
目前,“輔具智配”已在全市推廣應用,并入駐了7家輔具服務機構與8家輔具適配評估機構,產生了7000余條輔具配送服務工單,為7000余人次的輔具需求提供幫助。
“一條條五星好評讓我們驚喜連連也倍受鼓舞,說明這些場景的應用實打實幫到了殘疾人朋友,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丁豪介紹,之后還將對通過“助殘E站”代辦的工單進行電話回訪,了解場景應用效果,并根據反饋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