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余杭區:以城鄉風貌樣板區打造美麗城鎮省級樣板
2022-06-16 08:59:17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縣域發展”的戰略性意義再次凸顯。

而此時的杭州之西,地處城西科創大走廊“咽喉”的余杭區余杭街道,正錨定創建縣域副中心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的目標,面向高質量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共同富裕,全方位吹響美麗建設號角。

由點及面,余杭區的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工作也如火如荼開展中。以城鄉風貌樣板區打造為契機,余杭城鄉風貌整體格局提升、區域共富美按下了“加速鍵”。

驅動縣域經濟強引擎

“動能升級,輻射周邊。”余杭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何彥,用八個字來概括“縣域副中心型”美麗城鎮的定位特色。

這簡單的八個字背后,掀起的是一場涵蓋環境、生態、產業、文化和治理的系統大建設和全域大提升。

“我們以建成區為城市管理服務提質增效的重點目標,以城南、城北城鄉過渡帶為拉大城市骨架開發的重點區域,以農居安置基礎建設、村級留用地開發為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抓手,統籌推進城鎮村三級聯動發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和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共建共治共享。”何彥描繪出了余杭街道美麗城鎮創建的清晰路徑。

在美麗建設中落實共同富裕實踐,余杭街道以做強縣域經濟為核心,拉開了城鄉產業升級、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苕溪以南,我們牢牢把握坐擁南湖、倚靠未來科技城的區位優勢,重點服務保障南湖科學中心、之江實驗室的交付使用,保障菜鳥總部、菜鳥智慧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的高效推進,實施產業提升新跨越。”何彥介紹,苕溪以北大部分為永久性基本農田,“我們通過大規模流轉、良種良法和數智化管理,在8個村71.8平方公里打造‘禹上稻鄉’,推廣完善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苕溪以北的全域環境提升、全鏈產業發展,為永久性農田保護區實現鄉村振興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在何彥看來,縣域副中心型的創建定位,不僅賦予余杭街道發展機遇優勢,同時也賦予余杭街道輻射帶動的光榮使命。

“我們將不斷加強對周邊鄉鎮的產業服務、公共服務和文化服務能力,著力成為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何彥表示,余杭街道將全力構建宜業熱土、打造宜游勝地、建設宜養佳地、做強宜學樂土等,全面提升綜合能級和區域發展實力,輻射帶動周邊更多鄉鎮發展,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地。

共繪縣域風貌新畫卷

不久前,全省首批城鄉風貌樣板區名單發布,余杭區“禪徑尋農·徑鸕”縣域風貌樣板區獲評全省首批城鄉風貌樣板區。

“以縣域促全域”的風貌整治提升“余杭路徑”,成效初顯。

“自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啟動以來,我們重點聚焦西部五鎮的整體風貌和生態優勢,統籌推進大徑山片區規劃建設,促成縣域風貌大提升,完善城鄉風貌整體格局。”余杭區風貌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覆蓋徑山、鸕鳥2鎮9村的“禪徑尋農·徑鸕”縣域風貌區大美新卷,在余杭山水間率先展開。

圍繞“禪茶問徑·山水尋鸕”總體意象,去年以來余杭區統籌兩鎮規劃建設、推動兩鎮優勢互補,將農業、文化、生態、旅游、休閑串聯,走農文旅相結合的共同富裕之路,不斷加快推動“一溪顯大美,三徑展畫卷”的風貌藍圖轉化為落地實景。

同時,余杭還著力通過精品IP打造賦能文旅產業發展,依托大徑山IP形象——茶圣陸羽&茶小僧講好當地故事,升級打造梨小六、小梨君、“鰲梨給”三大IP,進一步打響鸕鳥蜜梨產業品牌,不斷探索實現群眾家門口的致富愿景。

“我們將緊緊圍繞‘創新余杭、品質之區、文明圣地’總體目標,縱深推進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和美麗城鎮建設,加快形成全域美麗的大美余杭格局。”余杭區風貌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做好保護生態、賦能產業、建設項目、管控風貌等舉措,加快將余杭打造成山水與人文交相輝映、城市與鄉村齊頭并進、生產與生活交織融合的“城鄉大美”樣板典范。

對話

杭州日報:余杭街道爭創縣域副中心美麗城鎮樣板,如何提升對周邊鄉鎮的服務能力?

何彥:我們將大力提升產業服務、公共服務和文化服務能力。一是優化現代商貿服務功能,進一步分級強化萬達、江南時代等大中型商業綜合體競爭力,持續升溫人工智能小鎮的區域輻射力,構建宜業熱土。二是持續擦亮永安稻香小鎮、鳳凰山體公園的旅游體驗金名片,結合余杭塘河余杭段文化點亮工程、南湖東岸景觀工程和南湖綜保一期工程,充分展現老余杭文化風情,打造宜游勝地。三是全面提高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完成余杭區二院、余杭街道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提升改造等,建設宜養佳地。四是推動余杭中學、天元公學、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文昌中學等高品質辦學,提升區域教育競爭實力,做強宜學樂土。

杭州日報:余杭街道山水景觀豐富,如何繪就美麗城鄉畫卷?

何彥:我們以迎亞運為環境整治提升和深化鞏固長效管理的契機,持續整治提升環境衛生、城鎮秩序和鄉容鎮貌水平。目前,我們已實施迎亞運山體復綠、16號線禹航路站南口周邊提升等工程,完成南湖東岸景觀工程、航嶺路提升改造、塔山公園游步道、02省道及杭臨城際沿線綜合整治工程,完善南渠河、蔣家潭河周邊的相關道路及水岸建設;完成美麗鄉村1510示范區塊建設,實現余杭城北8村環境優化、景觀提升和存量空間盤活;提振義橋工業園區整體管養水平,描繪東西向高架、繞城西復線兩側生態綠卷,進一步打造藍綠交織、水城共融、山水有色的城鄉新貌。

杭州日報:“禪徑尋農·徑鸕”縣域風貌樣板區已獲評全省首批城鄉風貌樣板區。接下來還有哪些計劃?

余杭區風貌辦:今年我們還將穩步推進夢想未來城市新區、云上科創特色產業區和瓶窯老街傳統風貌區等3個城鄉風貌區的建設。“十四五”期間,城鄉風貌樣板區將覆蓋全區12個鎮街,逐步推進余杭整體大美格局。(記者 王莉莉 通訊員 杭建宣)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