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臨安:建設“一廊三圈十八景” 打造“吳越名城 幸福臨安”
2022-04-07 11:04:21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近日,臨安召開農村工作會議暨全區鄉村振興大會,為“吳越名城·幸福臨安”的實現路徑,給出了其中的一把“秘鑰”——建設“一廊三圈十八景”。

開往“吳越名城”的列車

其中“一廊”,就是借力浙皖兩省合力打造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的戰略機遇,高標準建設杭徽高速生態大走廊和美麗入城口。

“三圈”,即沿“一廊”打造最強能級的青山湖秀水圈、大天目名山圈、浙西天路戶外圈。將散落在各鎮的旅游景點、村落景區、特色民宿、美麗公路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實現“景區提能、產品提質、配套提標”。

“十八景”,就是在全區十八個鎮街建設美麗城鎮、美麗鄉村,進一步打響天目村落品牌,精心打造“一鎮一景”,帶動沿途鎮村風貌提升,使臨安全域山川秀麗、滿目青翠。

G56杭徽高速貫穿臨安全域,如果把這“一廊”類比為列車,“十八景”是構成列車的18節車廂,那么“三圈”就是使列車“動力系統”相互嚙合傳動的三個“齒輪”,驅動著列車駛往“吳越名城·幸福臨安”。

“一廊三圈十八景”的落地,也從宏觀(一廊)、中觀(三圈)、微觀(十八景)三個尺度,為“吳越名城”打造“幸福臨安”錨定了戰略和路徑。

這“三個圈”要出圈

接下來,臨安將全力推進杭徽高速兩側山體生態修復,整治提升高速沿線環境內容有不少,比如,完成臨安主城區入城口景觀環境提升工程,對杭徽高速沿線鎮街門戶進行特色形象升級和環境綜合整治,植入當地民俗文化特色。

全面實施“復興千年古城”行動,推進錦城、於潛、昌化千年古城試點建設,創建培育一批特色文化街區、文化強鎮、景區鎮、景區村,再現吳越盛景、千年繁華。

積極推進青山湖和吳越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扎實推進青山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優化環湖配套設施,招引青山湖周邊品牌度假酒店,建設青山湖光影秀,積極創建青山湖國家4A級景區。加快啟動塔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動建衣錦城址公園,將“青山湖秀水圈”打造成市民休閑生活的后花園、臨安旅游“網紅圈”。

以“一山一帶”打響大天目名山圈。大力推進高后線共同富裕示范帶建設,高質量編制《天目山名山公園規劃》,完成生態環境保護與提升工程、珍稀植物園工程、精品人文體驗酒店建設。

以“雙環互補”建設浙西天路戶外圈。啟動清涼峰名山公園規劃編制,高質量推進清涼峰省級山地休閑度假發展試點建設。北環線以山地休閑運動業態培育為重點,加快浙西大峽谷一期改造提升、330國道自駕車驛站、杭徽古道修復等項目建設,培育百丈嶺、太子尖觀雪和露營戶外品牌。南環線以滑雪溫泉為主題,加快推進大明山景區提升改造、大明山居酒店、湍口鳳凰山溫泉酒店、和尚坪冰河世紀公園等文旅項目。

以“品牌聚力、業態聚合、全域聚景”,在全區十八個鎮街建設美麗城鎮、美麗鄉村,推動美麗城鎮、美麗鄉村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精心打造“一鎮一景”。今年,將率先在9個鎮街啟動創建省市級美麗城鎮樣板鎮(或達標鎮)。

城鄉錦繡,幸福臨安

在積極推進“一廊三圈十八景”建設的同時,本次大會還就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建幸福村社等工作做了部署。

城鄉風貌整治提升方面,臨安考慮在“十四五”期間,打造“苕溪錦帶、康澤錦南、千年衣錦、陌上錦門、錦繡濱湖、創錦青山”六大城市風貌樣板區和“秘境尋源、風情唐昌、天目耕織、浙西穿越”四大縣域風貌樣板區。今年,將率先打造“苕溪錦帶、康澤錦南”2個城市風貌樣板區和“秘境尋源、風情唐昌”2個縣域風貌樣板區。

今年起,全區270個行政村和36個社區全部創建幸福村社。幸福村社創建包含平安村社、美麗村社、共富村社三個單項創建。通過幸福村社創建,使村莊社區更加平安和諧;鄉村實現村莊美、田園美、常態美;社區環境更好、服務更優、治理更強。使臨安城鄉既有清麗山水,又有凈美人居;既有新興業態,又有田園詩意;既有鄉愁古韻,又有文明新風。(記者 管光前 葉佳裕臨安微融圈 劉波 葉泰瑜)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