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2022年新開局 看“共富筧橋”新圖景
2022-02-25 10:16:17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日前,杭州地鐵四號線二期首發,貫穿杭州主城區的軌道交通大動脈。黎明站、筧橋老街站……一個個新開的站點,是筧橋日新月異發展的一聲聲健壯有力的脈搏起跳。

從“菜籃子”起步,曾經的成片桑園化身為璀璨新城,筧橋街道不斷展翅蝶變,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生活多姿多彩,迎來華麗轉身。

2022年新開局,看“共富筧橋”新圖景。

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筧橋街道將堅持黨建引領、黨建賦能,把黨建統領貫徹到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公共服務提升、文化傳承等各方面各環節,確保共同富裕沿著正確方向扎實推進,推動筧橋全領域、各層面跳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城市排頭兵窗口”的關鍵一躍,為杭州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筧橋力量。

A

住有優居 描繪新時代共富“安居夢”

沿路走過丁蘭路,白墻黛瓦,一戶一庭院,小而美的口袋公園里回廊曲折,花木疏落有致。“寬敞了,亮堂了,整潔了,昔日的龍須溝,成了如今的共富村。”家住橫塘社區的居民樊國祥喜笑顏開。

共同富裕背景下,“安居夢”聚焦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著筧橋奮力打造“排頭兵窗口”的民生關切。

以推進城市“共美”為起點,去年,上城區全面在筧橋街道實施環機場區域綜合整治,打開城改工作“新局面”:創下2.8方公里橫塘拆違區塊28小時完成608戶違建丈量、72小時評估確認、提前一個月啟動拆違、100天實現整體拆除的城建新速度,開啟了新上城成立后大規模城市改造的“第一拆”;提前四個月高質量完成省農科院東、西小區改造,順利啟動東港嘉苑一、二、三區提升改造,圓滿完成筧橋老街等200余戶居民回遷安置……回遷上樓圓“住房夢”、老舊小區換新顏、城市面貌大變身,街道紀工委在“共富”道路上聚焦關鍵環節、精準監督,助力實現城市品質與群眾獲得感雙重提升。

與此同時,筧橋街道不斷試點探索,謀劃推進“共富”基本單元建設。比如,整合利用橫塘社區福濟寺區塊周邊49戶農居及存量廠房資源,按照“產業+商業+文化”的整體框架思路設置業態,打造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的田園辦公區、文化體驗園、網紅打卡地,目標五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翻番。

B

聚焦發展 放大經濟效應助力共富

安居才能樂業。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復雜形勢下,筧橋經濟承壓前行,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2021年,筧橋街道財政總收入30億元,GDP90億元,主要行業增加值增幅全區第一;轄區企業萬事利絲綢成功在A股上市,西子聯合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民營企業200強,經濟實力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

好的經濟效益離不開好的發展理念。筧橋街道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拉高站位、做大格局,奮力推動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多點開花、以點覆面,不僅著眼大空間,統籌全區域,還要放眼長三角,立足大都市。比如,優化利用城東新城建成樓宇及白石、黎明、筧新、橫塘等社區留用地項目,對外招大引強,對內筧商回歸,打造同協路沿線特色經濟帶,促進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向富靠攏。

此外,筧橋充分發揮筧橋商會、花園社區“集賢閣”等臺作用,全面凝聚本土企業家、轄區人才等人員力量,調動最廣泛的共建力量,凝聚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單元建設的最強合力。花園社區居民王水福是西子聯合董事長,也是“集賢閣”的閣主,他在帶動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回饋社區的民生事業,圍繞“一老一小”,依托數字化手段,積極開發新模式,助力街道、社區打造“幸福鄰里坊”。

C

共富的最終歸宿,是人民幸福。

而什么是幸福?住在水墩社區的宋愛花覺得,在家門口的“文化客廳”能享受到便利的艾灸服務,使得天冷時腿不疼就很幸福。

她早些年因故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天一下雨或氣候轉涼時,腿就疼得厲害,此前得去醫院治療,可惜路程太遠,并不方便。自從社區推進架空層“文化客廳”建設,推出“筧橋古法艾灸”傳統非遺項目后,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便利。

年來,筧橋街道將回遷安置房小區的架空層進行巧妙的設計布局,根據各個年齡層居民的文化需求,打造成茶館、民族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直播間等12種類型的優質場館,常態開展剪紙、茶藝、民族活動等各類文化活動與美發、中醫診療等各類黨群便民服務,切實推動文化惠民,讓廣大群眾盡享文化發展成果,實現精神富有。截至目前,全域架空層文化客廳再次提質擴容至24個、面積達1萬余方米,使“盆景”成風景。

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筧橋街道緊緊圍繞“千年古鎮、義信筧橋”建設要求,全力實施經濟強盛、文化興盛策略,成功創建浙江省文化強鎮,使宋韻文化、“義信”根魂深入民心。

筧橋街道還以臺促發展,聯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5家高校單位共建聯盟,成功打造“農耕文化傳播實踐基地”“中醫藥傳統文化傳播基地”4個共建基地,共同繪制筧橋文化新印記,牢筑文化服務新根基。

奮進者永不止步。踏著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強勁節拍,筧橋正圍繞“黨建領富、經濟創富、文化潤富、環境美富、民生享富”五個維度,努力實踐共同富裕示范單元建設。(記者呂燁玨 姚乘乘 馬越)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