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喊一句“留在家鄉工作”是容易的 但光靠喊話遠遠不夠
2022-02-17 10:52:32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春節后打工潮接踵而至,又有很多家庭面臨外出謀生與照顧老幼的兩難選擇。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1月,某市婦聯在致全市留守兒童家長的信中寫道,“為了給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改善生活條件,你舍下家里的孩子和年長的父母外出打拼,一年難得與家人團聚,陪伴孩子和老人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也有了另外一個心酸的稱呼——留守孩。為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促進家庭幸福安康,促進企業(產業)發展壯大,促進社會和諧美好,親愛的家長,請你回家鄉上班吧!”

這封信在網上引起較大爭議。信中的話,孤立地看沒有錯,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有父母的陪伴當然是最好的,可是放在社會分工的大背景下,又顯得多少有點不食人間火。外出打工肯定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家鄉沒有足夠多的工作機會,外面給的報酬更高,等等。

留守兒童這個群體之所以產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誰不愿意陪著孩子成長,誰不知背井離鄉的痛苦,但現實總是無奈,這不是為人父母的不負責任,也不是為人子女的不守孝道。

喊一句“留在家鄉工作”是容易的,可是要讓那么多人留下來,還要留得住、留得好,就很不容易。

人口流動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從小城市往大城市流動,從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往發達地區流動,這是受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并非個人意志可以左右。

面對這樣的挑戰,地方上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發展經濟,改變人口外流趨勢。事實上,這幾年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城市已經出現人口逆向回流的趨勢,正是因為這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得比較好,提供了比較好的就業機會和待遇,能讓大家安居樂業。

當地方發展問題一時間得不到很好解決時,能做的是幫留守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給流動人口的孩子與父母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等等。

更要看到,人口流動本質上對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發展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全國范圍的人口流動,一方面解決了民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培養了一個龐大的成熟工人群體,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將發達地區的經驗和技術帶回家鄉,反哺家鄉。地方上要抱著開放的心態對待人口流動,更不能給人口流動設置障礙。(記者高路)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