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發布
2022-01-05 09:42:06   來源:重慶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12月29日,2021年度重慶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成果發布會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舉行。會上發布了《2021年度重慶市區縣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下稱《區縣報告》)、《2021年度重慶市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報告》(下稱《行業報告》)、《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指數》(下稱《指數》),以及《2021年度重慶市渝北區企業創新能力十強榜單》4項智庫成果。

區縣科技競爭力

16個區綜合得分高于全市均水

科技競爭力是衡量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反映的是區域和行業科技創新資源、政策環境、人才技術、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競爭力的能力與水,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支撐指引。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從2014年開始,持續開展全市區域與行業科技競爭力評價研究工作。

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布的《區縣報告》在以往報告評價體系上,進一步優化了評價指標體系,從科技競爭基礎、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行業科技發展、科技高質量發展成效等方面對各區縣進行了綜合評價。

據了解,《區縣報告》按照100分的總分,對區縣科技競爭力進行評分,并將38個區縣劃分為六類。其中,渝北區、沙坪壩區、江北區等16個區科技競爭力綜合得分高于全市均水;渝北區連續4年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創新“領頭羊”實力凸顯。

從“一區兩群”來看,《區縣報告》顯示,主城都市區排名前10位的區依次為渝北區、沙坪壩區、江北區、北碚區、九龍坡區、璧山區、長壽區、南岸區、江津區、涪陵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排名前5位的區縣分別為萬州區、忠縣、墊江縣、開州區、梁區;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排名前3位的區縣分別為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行業科技競爭力

汽車行業排名保持全國第4位

行業科技競爭力可以反映行業科技資源、政策環境、技術發展、行業優勢等情況,是評價行業創新發展水的重要指標。

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行業報告》選取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材料、化工、生物醫藥、能源、消費品八大重點行業,從科技競爭基礎、創新成果、經濟發展效益3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據悉,2020年,重慶在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行業科技競爭力排名全國第4位,與2019年持,是重點行業中排名最高的,其余行業排名均在中游水。與2019年排名相比,汽車(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車)行業的排名保持穩定,電子信息、化工、生物醫藥、材料、裝備制造5個行業的排名有所上升。

《行業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汽車生產企業41家,其中整車生產企業21家,改裝車生產企業20家,綜合生產能力達到年產400萬輛。汽車零部件企業上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重慶已形成了“9+3+5+30”新能源產業集群,包括9家乘用車企業、3家客車企業、5家專用車企業以及以比亞迪動力電池為代表的約30家核心技術企業,全年產量達到5萬輛。這為重慶汽車行業逆勢而上、保持競爭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重慶電子信息行業的科技競爭力居全國第5位,較2019年上升1位。《行業報告》指出,2020年,重慶圍繞構建“芯屏器核網”產業生態圈,通過招商引資,形成了包含計算機整機及配套、通信設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電子、智能家電、LED及光伏、電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等在內的產業鏈體系,初步構建了多點開花、錯位發展、齊頭并進的產業結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創新合作指數增長17.0%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指數》以四川、重慶全域范圍為整體研究對象,在對川渝地區創新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系統跟蹤調研的基礎上,以2019年為研究基期,從資源集聚、創新合作、成果共享、產業聯動、環境支撐5項一級指標以及17項二級指標的角度,統計分析了2020年成渝地區協同創新指數發展情況。

《指數》顯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水穩步提升,在資源集聚、創新合作、成果共享、產業聯動、環境支撐方面都取得新進展,協同創新總指數增長9.5%。其中,資源集聚指數增長7.5%,創新合作指數增長17.0%,成果共享指數增長8.5%,產業聯動指數增長14.0%,環境支撐指數增長11.0%。

從17項二級指標發展變化來看,絕大多數指標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經費投入量和成渝地區科技論文合作數量增幅分別達到33.2%和24.8%,是增幅最大的兩個二級指標。

此外,成渝地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6年至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內部支出增速達83.2%,高于全國均增速27.6個百分點;創新人才加速集聚,2016年至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增長53.4%,高于全國均增速22.1個百分點;創新合作逐步深化,2016年至2020年,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投入增長89.8%;環境支撐有力,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16年至2020年,高速公路和鐵路密度增長38.6%,高于全國均增速26.6個百分點。

本次發布會由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上游新聞聯合舉辦。 (記者 張亦筑)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