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迎來3周年 受理群眾反映3134萬件
2021-12-23 08:18:0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接訴即辦,首在“接”,重在“辦”,鮮活的治理經驗,都是一線工作者事無巨細“辦”出來的,其成長經歷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表達。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的鮮明特色。這種強大行動力的背后,是黨建引領與協力共治的同頻共振。當“群眾的獲得感”與“干部的成就感”形成互相促進的良循環,大城精治也就有了堅實的依托。

歷經“吹哨報到”“接訴即辦”“主動治理”三個階段,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迎來3周年。3年來受理群眾反映3134萬件,訴求解決率從53%提升到89%,滿意率從65%提升到92%,鮮活數據背后是一條熱線所撬動的城市治理革命,昭示著北京對“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的堅定回答。

聞風而動,接訴即辦。“接訴”,完善了廣大市民直接聯系政府、快速表達訴求的渠道;“即辦”,明確了不同治理主體即刻響應、向前一步的責任。在熱線的串聯下,基層治理迅速找到抓手,大大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三年間,隨著治理經驗愈發充實,治理姿態也更加主動。在大數據等科技化、精細化、智能化手段的輔助下,民生瑣事不再是“一事一議”,而是舉一反三;問題處理也不再是“割韭菜”,而是自我加壓,爭取將老大難“拔根兒”。

接訴即辦,首在“接”,重在“辦”,鮮活的治理經驗,都是一線工作者事無巨細“辦”出來的。作為超大型城市,傳統“條塊分割”之下,“看得見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的現象客觀存在。針對現實痛點和治理盲區,接訴即辦通過不斷在“辦”中改、“辦”中推、“辦”中完善,逐步形成了“首接負責”“向下賦權”“雙向派單”等系統機制。“權隨事走、人隨事調、費隨事轉”,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擔當作為的意識也迅速被激發出來。防汛形勢嚴峻,基層干部從群眾利益出發靈活施策,“該停就停”將極端天氣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社區停車難,基層干部主動召集各利益相關方,擺事實講道理規范停車秩序;疫情起伏,基層干部積極換位思考,挑起采購送藥等“雜活”,守護市民生活無憂……當“群眾的獲得感”與“干部的成就感”形成互相促進的良循環,大城精治也就有了堅實的依托。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接訴即辦工作機制的鮮明特色。這種強大行動力的背后,是黨建引領與協力共治的同頻共振。為了夯實基層治理力量,本市推動76萬名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通過《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將黨的組織體系與基層治理體系有機融合,一系列舉措充分發揮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飄揚在基層的黨旗,發揮出了榜樣的力量,讓許多群眾從“站著看”變成了“跟著干”,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了城市治理優勢。短短幾年內,“老街坊議事廳”“樓管會”“睦鄰坊”等居民自治組織應運而生,在拆違騰退、環境整治、矛盾調解中發揮了不小作用。事實說明,共建共治方能共享共榮,人人參與、優化治理,大家都是受益者。

從三人值守的“市長電話”到全民倚重的“民心熱線”,再到凝結著全過程人民民主智慧結晶的《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接訴即辦的成長經歷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表達。今天的北京,城市發展建設提速,市民訴求不斷變化,優化城市治理,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站在新起點上,秉持“以民為本”的核心追求,保持“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心態,繼續推動接訴即辦改革走向縱深,大城之治也將再上一個新臺階。(記者鮑南)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