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廣東省重點項目莞番高速公路三期工程施工建設傳來捷報:莞樟路1號特大橋首個門式雙層蓋梁開始澆筑、全線唯一一座下沉式隧道順利開挖,這兩大節點的突破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后續施工的加速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計劃,莞番高速公路全線將在2022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將結束東莞的東坑鎮、橫瀝鎮等鎮之間以及與珠江西岸地區、惠州市之間沒有快速便捷的直達高速公路的歷史,東莞沙田鎮與橋頭鎮之間的行車時間將從目前近兩小時縮短至約35分鐘,可節省一個半小時左右。
莞番高速公路是廣東省境內一條東西橫向的高速公路,途經沙田、厚街、大嶺山、寮步、松山湖、大朗、東坑、橫瀝、常平、謝崗、橋頭等11個鎮(園區),全長64.48公里,項目分三期建設。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莞番高速第7A合同段為莞番高速公路第三期工程,施工區域為常平至寮步段,全長2.78公里,含橋梁3座、隧道1座,橋隧比100%,設計時速100公里每小時。
11月18日晚23時,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莞樟路1號特大橋首個門式雙層蓋梁正式開始澆筑,經過施工人員7個小時不間斷作業,150立方米混凝土于11月19日早上6時順利澆筑完成。該特大橋全長1187.9米,共計樁基176根,承臺88個,墩柱144座,蓋梁72個。此次澆筑的蓋梁為該特大橋27號墩雙層門式蓋梁工程的下層蓋梁,高2.3米、寬2.6米、長23米。“此次蓋梁的成功澆筑,意味著項目橋梁由樁基工程施工轉入下構蓋梁施工,為項目‘大干90天’開了個好頭。”項目總工程師鄒敏說道。
與此同時,距莞樟路1號特大橋不遠處,莞樟路下沉式隧道施工現場人聲鼎沸,機械設備頻繁往來,隧道開挖作業也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鐵二十五局項目經理李凱介紹,該隧道設計為明挖隧道,是三期工程唯一一座下沉式隧道,也是項目控制性工程。隧道開挖施工點周邊房屋、廠房及市政管線較多,基坑工程安全風險較高。與隧道開挖工點僅一墻之隔的莞樟路,連接了東莞中部、東部的重要經濟鎮區,是東莞市重要城市主干道。
針對隧道周邊環境特點,項目部成立協調領導小組,分專業、部門集中力量,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邊施工邊協調,會同業主單位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協調交通導改,滿足道路通行安全,并派駐專職安全技術員24小時輪崗值班,加強對基坑工程變形監測,保障隧道順利開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鄧聯旭、黃詩偉、韋相宇)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