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記者從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把云南中藥材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按照“市場優先、財政引導、金融協同、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云南省財政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對中藥材從種苗到種植,從加工到交易全鏈條進行了梳理,根據各環節的公益性、社會性、外部性,出臺了八個方面財政支持政策,以財政投入為引導,為中藥材產業注入“強心劑”。
發布會現場
一是種業先行,筑牢根基。一方面將大力支持推進藥用植物新品種創新和種質資源開發,對推廣種植5000畝以上的藥用植物新品種,每個品種給予30萬元的財政補助,對“云藥之鄉”建設成效突出,考評居前10位的單位每個獎勵10萬元;另一方面,將重點支持集中連片大宗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按照項目總投資的4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可達1000萬元。
二是規范護航,穩健發展。省財政廳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力度,省級科技特派團每個團可獲得最高200萬元的資金支持,“云藥之鄉”與省級人才(團隊)結對幫扶,每年將給予20萬元經費保障。同時,省級財政將對通過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評價且種植面積達標的主體每年選取20個,分別給予50萬元的獎補。
三是設施升級,增產增效。在設施化提升方面,省財政將對新增設施農業資產性投資達標的經營主體,按投資額的5%—10%的比例予以獎補,對新增設施農業貸款的經營主體按不高于同期同檔次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70%同時不超過2%的貼息比例予以貸款貼息。
四是加工賦能,延伸鏈條。省財政將重點通過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支持各類經營主體進行產地初加工工藝提升及應用,統籌涉農專項資金支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項目,統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中藥材精深加工項目,在積極爭取中央產業融合項目過程中,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中藥材產業項目。
五是拓展市場,暢通渠道。省財政將加大商貿流通等資金統籌力度,重點支持以昆明市、文山州為藥材區域交易輻射中心,以大理州、昭通市等為主產地交易市場及景洪市、瑞麗市等4個中藥材進口口岸交易市場的“1+N”市場交易體系建設,包括現代化高標準中藥材交易市場、倉儲中心項目建設。其中,對于數智化交易倉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財政獎補。
六是三產融合,協同共進。省財政將通過項目支持、資金獎補等方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各項財政補助資金政策。如對符合條件的新中藥品種,省財政將對研發費用按20%給予補助,最高可達1000萬元。同時,積極支持構建完善聯農帶農富農長效機制,讓農民共享產業紅利。
七是品牌塑造,提升價值。一方面,將實施中藥材標準制定補助,對中藥材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進行修訂且新公開發布總數在20個以上的,省財政廳將給予研究單位每個10萬元,最高500萬元的補助;另一方面,省財政廳將支持省與州(市)聯動,省級立足“云藥”區域公共品牌、各地結合本地優勢特色中藥材品種打造本地特色優勢品牌。
八是金融保險,保駕護航。省財政廳將支持各地自主開展中藥材種養殖特色保險,并按規定對各地保險保費給予補貼。同時,將積極支持省農擔公司以信用擔保為主開展相關擔保業務,對中藥材產業收取擔保費最高不超過0.8%,對構建“政擔”風險分擔機制的縣(市、區)相關中藥材的政策性貸款主體不收取擔保費,省財政按規定對這部分未收取的擔保費給予全額補助。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抓好政策落實,確保財政政策從種業、基地、設施、加工、市場、品牌、金融等重點環節同向發力,為有效促進云南中藥材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把中藥材產業打造成云南第二個“煙草型”支柱產業,為實現中藥材產業更好更快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云南網 高祎祎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