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內卷加劇 部分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有所抬頭
2024-09-04 13:41: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期業績披露收官,銀行零售貸款業務資產質量有了最新數據支持,它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當前銀行業面臨的復雜挑戰與潛在風險。

今年以來,為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疊加促消費等政策助力,不少銀行發力個貸業務。當前,銀行個貸業務尤其是消費貸、經營貸內卷加劇,價格戰如火如荼。激進營銷下,風險隱憂浮現。數據顯示,當前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整體保持穩定,不過部分銀行上半年零售貸款領域不良貸款率有所抬頭。

多家銀行管理層在近期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零售信貸資產質量管控仍面臨挑戰,但風險穩定可控。面對市場波動與風險挑戰,如何在追求業務發展的同時,精準鍛造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之間的微妙平衡術,成為各家銀行持續探索的話題。

消費貸、經營貸陷入內卷

今年以來,消費貸、經營貸內卷加劇。貸款利率普遍下降之余,不少銀行一邊通過發放優惠券、拼團形式加大優惠力度,一邊在貸款客戶滿足一定資質要求下,增加授信額度。總體而言,為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推動業務持續發展,多家銀行將個貸作為展業重點之一。

從2024年中期業績數據來看,多家銀行個貸業務呈增長態勢,尤其是在經營貸、消費貸方面。例如,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個人貸款比上年末增加1809.22億元,增長2.1%,盡管整體增幅不高,但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分別實現了17.4%和16.7%的雙位數增長。農業銀行個人貸款較上年末增長7.3%,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較上年末增長均超20%,分別為26.5%、28.4%。

另外,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個人消費貸款29293.4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05.99億元,增長2.47%。該行中期報告顯示,這主要源于全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打造數字化、智能化消費信貸產品體系和營銷模式,為客戶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消費信貸服務。此外,該行上半年其他消費貸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2.04億元,增長8.52%,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率下調對個人貸款利息收入的影響。

股份行個人信貸業務也呈現明顯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6月末,“零售之王”招商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3777.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27%;浙商銀行零售貸款(包括個人房屋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2922.8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1%。

值得一提的是,面臨大行業務持續下沉、信貸資源競爭加劇的挑戰,城農商行毫不示弱。上半年,寧波銀行持續發力消費信貸,截至6月末的個人貸款總額5231.48億元,比年初增長3.14%,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個體經營貸款余額分別為3318.15億元、990.82億元,均較上年末有所增加。截至6月末,蘇農銀行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分別為155.74億元、57.34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76%、5.81%。此外,青農商行、滬農商行等個人貸款業務也呈增長態勢。

零售業務隱憂浮現

在系列促消費、加大普惠貸款投放背景下,銀行個貸業務價格戰如火如荼,激進營銷之時,市場愈發關注貸款的質量問題。

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保持穩定。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截至6月末,超四成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呈下降態勢。其中,重慶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5%,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下降數最大。不過,也有約9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末上升,其中西安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0.37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72%。

西安銀行在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解釋稱,在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變化等趨勢下,受建筑、房地產、制造及批發零售等行業風險上升因素影響,該行信貸資產受到一定程度的質量下遷和逾期率上升壓力。

盡管銀行業整體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但個人貸款業務領域的風險不容忽視。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1.42%,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該行表示,部分個人客戶的還款能力仍處在恢復過程中,個人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青農商行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0.35個百分點。此外,部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繼續上行。業內人士認為,需持續關注零售領域風險狀況。

“2021年以來,經濟承壓,但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呈現逐步改善趨勢,主要是對公領域不良改善貢獻。今年以來社融增速回落,且前期小微支持政策逐步退出,銀行零售端風險暴露壓力明顯加劇,零售不良率上行,各項前瞻性資產質量開始波動,預計下半年這一趨勢延續并逐步體現在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等指標上。”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表示。

面臨零售領域風險,一些銀行采取了更為謹慎的風險管理策略。例如,上半年,青島銀行主動調整互聯網貸款結構和總量,截至6月末,該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203.2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96%。另外,針對零售風險,興業銀行從產品設計、風控邏輯、流程管控、模型策略等方面優化零售信貸全流程管控,嚴格零售交叉違約認定,不斷夯實零售信貸基礎管理工作,提升零售風險防控。

整體風險可控

在上市銀行近日召開的2024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資產質量成為投資者普遍關切的話題之一。多家銀行管理層表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零售信貸資產質量管控仍面臨挑戰,但風險穩定可控。

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表示,上半年信貸整體呈現出零售貸款弱于公司貸款的格局。“較上年末而言,截至6月末,我行公司貸款增長9.9%,個人貸款增長4.86%,公司貸款增速高于零售貸款5.04個百分點。作為一家典型的零售銀行,零售信貸增速低于5%,這個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徐學明說。

零售業務轉型壓力來自哪里?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恒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零售業務的主要壓力源于風險,風險則源于缺乏自營渠道。關于零售業務盈利失速的原因,冀光恒解釋,這是由于該行主動摒棄千億元級高風險零售資產,給營收帶來了較大沖擊。“不過,從內部管理數據上看,當前零售貸款余額凈增趨勢、不良生成等指標已有企穩好轉跡象。”冀光恒說。

另外,浙商銀行行長助理、首席風險官潘華楓表示,部分小微企業和零售客戶還款能力面臨考驗。受當前經濟環境及房價下跌影響,部分小微企業和零售客戶的信用風險上升趨勢延續,這也是資產質量所面臨的風險壓力來源之一。

“預計下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不良率、關注率、逾期率還會略有上升,但是整個零售信貸的風險是穩定可控的。”招商銀行副行長王穎認為,針對下一階段零售信貸業務,房貸業務方面,二手房是招行一個新發力點,小微和消費貸也是重要品種。在信用卡業務中,新的發力點是分期業務,包括汽車分期、新能源汽車分期。

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董事會秘書謝偉表示,在零售業務領域,該行將牢牢把握促消費政策,加大零售信貸投放力度,關注居民的差異化需求,在做好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提高資金沉淀率和留存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