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金融 >
超百億元!多只寬基ETF尾盤放量,什么信號?
2024-08-21 16:43: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多只寬基ETF尾盤放量。

時隔兩周,A股大幅震蕩行情再現。8月20日,近46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震蕩回調,市場成交額低于6000億元,成交動能不足。

尾盤,多只寬基ETF成交額放量,如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1000ETF等成交額較近期明顯放大,或為增量資金托舉大盤指數,A股指數尾盤跌幅有所收窄。

多只寬基ETF成交額合計增長超百億元

8月20日尾盤,多只跟蹤滬深300指數、上證50、中證1000ETF等寬基指數的ETF放量成交。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最新規模均超千億元,是國內權益類ETF規模居前的產品,也是規模最大的4只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寬基ETF。

截至8月20日收盤,4只滬深300ETF整體成交額達110.53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的39.19億元增長顯著,是昨日成交的2.82倍。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最高,為54.2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成交額達到28.49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成交額均超10億元。

除了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外,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1000ETF和華夏中證1000ETF當日成交額均較前一日實現翻倍。具體如華夏上證50ETF當日成交額為26.35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11.19億元增長顯著。2只跟蹤中小盤指數中證1000指數的南方中證1000ETF和華夏中證1000ETF成交額均超10億元,而上個交易日兩者的成交額分別為6.43億元和3.24億元。

7只寬基ETF成交額較前一日增加103.25億元,市場人士認為,或為增量資金借道寬基ETF馳援A股,有助于穩定A股指數。8月20日尾盤,A股指數跌幅有所收窄。

增量資金借道寬基ETF馳援A股

今年以來,寬基ETF規模不斷增長,被認為是今年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跟蹤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1000指數的多只寬基ETF持續獲得資金凈申購,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嘉實滬深300ETF和華夏中證1000ETF在內的寬基ETF規模屢屢刷新歷史新高。

近期,盡管有資金借道ETF馳援A股,不過市場情緒偏低迷,資金風險偏好位于相對低位。博時基金認為,當前政策端依舊延續服務穩增長的基調不變,隨著后續政策效果的陸續顯現,或可對經濟后續的表現更樂觀一些。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9月開啟降息,海外不確定性因素對A股的影響將逐步趨弱,后續A股的走勢更多還是受國內因素影響,短期A股或將繼續整理,高股息紅利板塊或將更受資金青睞。

具體原因來看,中歐基金表示,近期國內市場相較海外市場表現出防御性。7月中國經濟數據包括房地產、出口等仍有待觀察,在海外市場震蕩風險仍存的環境下,外資并未選擇流入估值相對低位的國內市場。對于A股而言,經濟基本面仍有待解決的挑戰可能是下半年的考驗。

上周市場資金結構表現較差,北向資金繼續凈流出。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海外市場雖然大幅反彈,但其對A股的情緒仍在,投資者心有余悸,導致成交額回落至年內新低,ETF幾乎是唯一的增量資金來源。

市場風格切換有望開啟

下半年以來,全球市場表現震蕩,多個因素共振,擾動市場情緒,A股表現更為敏感,近期表現不及上半年以及海外市場同期表現。

伴隨美國降息的臨近,中歐基金認為,市場風格和結構的切換有望開啟,國內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持續回升,只是因為近期低迷的市場交投,投資者對風險偏好回升的感受或許并不敏感。在經濟走平且無總量刺激政策作用的背景下,國內股市預計仍將受結構性行情主導,指數的反彈高度恐受限,結構性行情短期表現將體現在板塊估值差異收斂之上。

近期美股、日股完全修復了衰退擔憂和套息交易平倉帶來的影響,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市場進一步上行需要基本面的驅動,盡管美國7月份零售數據表現超預期,但美國經濟數據大趨勢上可能是緩慢回落的,降息預期在反復擺動,預防式降息的可能性較高,未來幾個月就業數據預計呈季節性下行的態勢,這為美聯儲降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A股市場的降息交易預計仍是相對有效的策略。中報之后將有1個多月的業績真空期,預計市場焦點轉向國內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和海外的貨幣政策,市場反彈的概率也將提升。

展望未來,招商基金指出,近期市場成交量的快速萎縮顯示對利空因素定價充分,加之“金九銀十”穩增長窗口期臨近,市場情緒或有所企穩并帶動短期股市反彈。但中期行情仍面臨經濟需求偏弱的約束,在預期層面出現足夠積極變化之前,股市整體預計仍以震蕩格局為主,投資繼續聚焦相對低風險特征的紅利股,以及政策產業催化密集的低估成長。

“國內經濟復蘇力度偏弱、市場信心有待修復仍制約資金回補節奏。”恒生前海基金表示,短期市場或偏震蕩運行,高低切仍是結構線索,考慮到外圍市場擾動,維持倉位以觀察風險仍是首選。國內方面,實際政策落地得進一步明確,或對部分行業有引領作用。

具體板塊來看,中歐基金認為,受益市場短期反彈中結構切換的板塊主要有超跌低估值板塊,尤其是受益后續政策刺激的地產等穩增長核心行業;其次是內需板塊超跌后的反彈機會;第三為科技自立和果鏈等成長主線。中長期來看,伴隨財報的逐漸披露,符合新“國九條”指導思想的新質生產力主線、高ROE企業和具備ROE改善空間的行業有望獲得市場進一步關注。

行業角度,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一些受益于美聯儲降息的領域如創新藥、黃金等,同時認為基本面穩定且有政策支持的方向如家電、公用事業等將保持較好的相對收益,中期則繼續重點關注景氣度改善的半導體、軍工等。

配置方面,恒生前海基金認為,防守方向仍選擇高股息、低估值的紅利,進攻方向關注底部消費板塊改善和新一輪產業周期的崛起,主要是科技成長和大制造板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