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開展違建整治行動、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訴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城管踐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的科學理念,實現城市管理水平提質升級,為廣大市民提高幸福感、獲得感。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極大提升垃圾處理能力
每年約110 萬噸生活垃圾,“化為”每年5.1 億千瓦時發電量。
合肥市龍泉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 項目,是安徽省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年處理生活垃圾約110 萬噸,年發電量約5.1 億千瓦時。該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合肥市進入“全焚燒、零填埋”時代,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截至2022 年7 月,公司進廠生活垃圾582342.3 噸,發電量23976.2 萬千瓦時。”合肥龍泉山環保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這十年,合肥市通過科學規劃,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能力。“我們綜合規劃了多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廚余垃圾處理項目,解決了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難題。”據合肥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肥市已建成6 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市總焚燒處理能力已達9500 噸/日。“ 我們還在緊盯廚余垃圾末端處理設施短板,沖刺追趕蜀山和肥西廚余垃圾項目,建成后全市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1600噸/日。”
2019 年開始,合肥市城管局又聚焦龍泉山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新建了600 噸/日的滲濾液濃縮液處理項目,達標處理了歷年積存的20 萬噸滲濾液。目前,滲濾液處理能力已完全滿足產生量要求。“此外,我們還加快完善城鄉接合部、背街小巷的環衛設施,提升改造垃圾中轉站,啟動龍泉山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逐步恢復本地區生態環境。”
打造全閉環體系 合肥垃圾分類躋身“全國前列”
提升末端處理能力,也是推進垃圾分類的舉措之一。十年來,合肥生活垃圾從無處安放,到分類處理、變廢為寶,生態不斷升級。
2017 年被住建部列入生活垃圾分類46 個試點城市以來,合肥市打造垃圾分類全程閉環體系,“前端高標準推進4000 余座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中端按照四分類標準,實行分類轉運,配齊轉運設施,后端設施建設也全面發力。”從第一步到“最后一公里”,合肥打通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環節,協調推進前端中端后端建設。
目前,經過多年探索,合肥形成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居委協調、物業參與、志愿服務“五位一體”的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同時,運用行政處罰、積分紅黑榜、星級家庭評定、先進家庭企業評選等獎懲結合措施,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在住建部對76 個大城市的最新考核中,合肥市位列全國前列。
開展精細化管理 城市形象持續提升
10 月9 日下午,包河區城管局濱湖城管辦聯合世紀社區綜管中心派出女子普法隊,為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區制度的商戶們點贊并發放獎勵。“一方面用獎勵希望他們繼續保持,一方面帶動其他商戶,自覺做到文明規范經營。畢竟,一家店能影響一條街。”女子普法隊隊長隗傳慧說。
十年來,合肥城管拉高行業標桿,大幅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做出了很多創新。
首先,合肥大幅提升道路清掃作業水平,機械化清掃率由2012 年的70%提升至2022 年的93%。另外,合肥先后組織開展戶外廣告治理專項行動、立面容貌整潔行動、立面景觀提升行動,提升立面景觀品位。
面對渣土擾民的問題,合肥城管努力規范管理渣土運輸秩序,通過實行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等“一站式”服務,為運輸企業“減負”、為運輸車輛“降壓”。同時,科學延長運輸時間,推行“信用+渣土”場景應用,對不規范運輸渣土的失信行為實行約談、扣分、停運等措施,降低信用評價檔次,行業自律大大增強。
數字城管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支撐之一。合肥市2015年啟用數字城管以來,處置城市管理各類問題更加快速高效。2020 年,數字城管市縣一體化平臺建成運行,將全市城市管理問題劃分為5 大類73 小類83 子類城市管理部件、6 大類60 小類119 子類城市管理事件,標準化操作辦理流程。平臺覆蓋范圍1065 平方公里,通過“全市一張圖,全域一張網”,推動市縣管理水平無縫對接,同步提升。
兩年拆違十萬多處 “拆建共管”惠及民生
舒馨花園小區700 平方米的門面房、四聯大廈內占地200 平方米樓頂違建、安慶西路某銀行占地400 平方米樓頂違建……2020 年11 月違建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合肥廬陽城管在市民的支持下,劍指影響市民生活、生產安全,侵占國有建設用地的違法建設,截至目前,共拆除違法建設1.83 萬余處201.98 余萬平方米。“其中,不少違建都是市民發現后舉報,并成功拆除的。”合肥廬陽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說,廬陽區通過“拆建共管”來實現違建整治長效化,“在違建治理后有條件的空地,我們因地制宜修建各項基礎設施,杜絕違法建設死灰復燃。”
拆違,是合肥城管十年來劍指薄弱環節,精準錨定城市治理難題的舉措之一。
截至2022 年10 月15 日,全市共拆除違法建設10.19 萬處,拆除違建面積共計1416 萬平方米。“在違建治理中,我們創新舉措,對附有違法建設房屋進行標注,暫停該房屋所有權、抵押權的新設、轉移和變更登記,多處違規房產當事人已主動開展自拆。”合肥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肥把治理違建和城市更新統籌推進,“將部分消防通道、公共綠地恢復原貌,部分違建拆除后修建臨時停車場、游園綠地等,讓廣大市民在大拆違中受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市利用拆違騰退土地和空間,新復建公園綠地187 處約22 萬平方米、市民休閑健身場所36 處約2.9 萬平方米、臨時停車場136處,新增車位6303個。
為市民排憂解難 共創城市美好生活
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訴求,是十年來合肥城管持之以恒的工作。
為了緩解城市停車難,合肥開啟智慧停車新模式,建成機動車停車綜合管理平臺,研發長三角首個市級智慧停車系統“合肥停車”APP,導入860 余家停車場數據,服務410 萬車主。“我們推動210 多家停車場對外共享停車,實時提供機動車停車信息服務,釋放泊位6.7 萬余個,機動車停放難等城市新頑疾開始破題求解。”
百日攻堅以來,合肥共清理破損共享單車12247 輛,優化點位19381 處,施劃停車線34663米,其中彩色停車線6603 米,規范設置指示牌62 個。為了整治共享單車無序停放,合肥城管會同交通部門、公安部門聯手治亂,合理施劃共享單車停放點位1.9萬余處。
另外,合肥還持續開展養犬專項整治行動,相繼開展“還路于民”“線纜整治”等專項行動,破解群眾反映強烈問題。
不斷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合肥城管努力的方向。未來十年,合肥市城管局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服務民生、服務發展為己任,守正創新、勇毅前行,沿著高質量發展大步奮勇向前。(記者 項磊胡少殊)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