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小微企業園建設,實現小微企業“廠房夢”
租用廠房,是初創小微企業常用的方式,但經常會遇到廠房面積大、租金高、排污消防設施不達標等突出問題,困擾企業成長。
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些企業,興業銀行杭州分行創新服務,向企業推出一手工業廠房按揭業務,推動當地小微創業園的建設,實現小微企業的“廠房夢”。
在金華,小微企業園是培育小微經濟的溫床和土壤,通過統一建設廠房、共享配套設施,可以有效緩解工業用地緊缺的現狀,提高土地利用率,受到了小微企業的高度青睞。近年來,興業銀行杭州分行與多個小微企業園合作,為園區開發商運營商提供園區開發運營融資,為園區中的小微企業提供一手廠房按揭貸款。今年以來累計服務園區開發商、運營商70戶,累計投放園區開發運營融資125.19億元,累計為冠威小微園、隆盛小微園、泉溪小微園等小微企業園辦理了一手工業廠房貸款落地42戶,累計貸款金額3億余元。
“為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我們對企業廠房貸款的比例越來越高。以廠房總投入為基數,從最初的50%已經上升到最高80%。同時延長貸款期限,最長可以達到15年,前兩年還可以只還利息,不還本金,極大地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行工業廠房貸款客戶達到235戶,貸款余額達到59.6億元,充分發揮了支持園區制造業穩增長主力軍、主陣地的作用。”
當然,廠房按揭只是企業融資的第一步,廠房交付后企業還將面臨設備購置、鋪底流動資金、資金結算等一系列需求。為此,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積極創新,強化服務,通過配套提供設備按揭貸款、人才貸、誠意貸、中期流貸、無還本續貸、投貸聯動、結算理財等伴隨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樣化金融產品,直擊企業痛點,提供便捷易操作的金融服務方案,獲得了小微企業的信賴。
聚焦“一園一策”,差異化服務滿足企業需求
多樣化是產業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興業銀行杭州分行深化“區域+行業”研究,根據各類園區的特點和成長周期,為其提供“一園一策”的差異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滿足不同類型的園區企業融資需求。
對于小微企業和初創公司,該行通過“興業普惠”創新線上業務辦理模式,進一步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對具備專利技術、引入股權投資的企業,提供投聯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具有科創特色的產品服務;對高端制造、環保、醫療、消費等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除了依據技術流評價體系為其提供融資服務外,還提供發債、并購貸款等金融支持;對園區工作人員,提供財富管理、代發工資、個人貸款和信用卡等一條龍的金融服務……
“除了常規的金融服務,我們與園區加強合作,推出一體化、綜合化、特色化、數字化服務,為企業發展構建更加舒適的環境。”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7月,興業銀行杭州管理部與西湖區翠苑街道攜手共建“翠企碼”,覆蓋翠苑街道55棟樓宇、11500家企業。樓宇、企業可通過“翠企碼”,獲取政策、資金、辦公房源、非金融服務、街道等信息,從而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目前,杭州分行正在加快“翠企碼”深化及復制推廣,加快各園區的數字化建設。
“通過賦能園區數字化,可以有效解決政府管理園區,園區管理企業,入園工商注冊、企業辦稅、水電繳費等方面的痛點、難點,讓企業足不出戶就把相關工作辦好了。”上述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我行已簽約智慧園區系統110家,落地56家,服務入園企業1萬余戶。”
深化銀企合作,打造園區閉環生態圈
當前,興業銀行杭州分行正以“區域-開發區-產業園區-企業集群-零售客戶-私行客戶”為發展主線,協助政府優化產業鏈,筑巢引鳳,深入推進健康有序的一體化園區閉環生態圈的構建。
近年來,義烏經濟開發區立足產業發展實際,打造“一區、兩平臺、三組團”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以產業鏈招商為重點,基本形成了新能源光伏、汽車及裝備制造和半導體發光三大標志性主導產業集群,并著力培育高端芯片、生命健康(醫療器械)兩大新興產業。杭州分行抓住機遇,以“G、B、C三端聯動+F端科技賦能”的方式,深入推進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業務合作。
杭州分行積極對接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及下屬招商部門,打造園區閉環生態圈。一方面,跟進義烏市政府著力打造的光伏行業、半導體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等新賽道業務;另一方面,加強與招商引資企業的合作,其中光伏行業合作已初顯成效,目前已累計審批光伏行業項目共計13個、合計金額37.87億元。
除傳統授信業務,該行還與入園光伏企業積極開展外匯業務合作,今年以來已累計完成外匯結算超5億美元。還通過出口退稅貸集群、進口關稅保函集群和海運貸集群等集群,給更多入園進出口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記者 夏佳 通訊員 黃雨亭)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