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 >
牛津報告:商業地產價格大幅下跌或導致銀行巨額虧損
2020-10-27 08:48:24   來源:騰訊美股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由于人們不再在辦公室辦公,零售業務中斷,商業地產價格今年大幅下跌。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這可能會給銀行帶來巨額損失。

牛津經濟學院(Oxford Economics)的亞當-斯萊特(Adam Slater)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以往的經濟低迷時期,商業地產貸款損失“嚴重”,現在有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在這次由冠狀病毒引發的經濟放緩期間,這種趨勢可能會重演。

斯萊特稱,在最壞的情況下,這些貸款損失將"嚴重侵蝕"銀行資本。

商業地產價格的大幅下跌通常會導致銀行的巨額虧損。在過去兩次大衰退中,(商業地產)貸款的沖銷對銀行整體損失做出了很大貢獻。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此類貸款損失占美國貸款沖銷總額的25%至30%

這一次,美國、澳大利亞以及韓國等亞洲部分地區的風險看起來最高。在這些經濟體中,貸款增長一直很高,貸款敞口“很大”。但該報告稱,商業地產價格已經在下滑。

上周五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新加坡第三季度寫字樓租金出現11年來最大跌幅。截至9月份的最近一個季度,寫字樓租金下降了4.5%。

該公司根據七個大型市場編制的全球商業房地產價格指數顯示,該指數較去年下降了6%。

“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會通過商業地產行業給銀行和金融體系帶來長期問題嗎?我們認為這個答案可能是肯定的,”斯萊特寫道。

他表示:“目前,酒店的入住率非常低,零售商店的客流量急劇下降,許多辦公室要么關閉,要么保持員工數量非常低的情況下運營。在這種情況下,受影響行業的租金收入和債務償還情況令人嚴重懷疑。”

牛津經濟學分析了13個主要經濟體,發現5%的貸款沖銷相當于銀行一級資本1%到10%的損失,一級資本是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股權和收益。

債券投資者也可能面臨風險。報告稱,在美國,該行業約有一半的貸款不是通過銀行貸款發放的,其中包括該行業發行的債券。

近年來,在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通過非銀行部門借貸的比例已經上升到25%甚至更高。

斯萊特稱,"就房地產基金而言,(商業地產)低迷時期可能會出現投資者急于贖回所持資產,導致資產大幅拋售,從而放大價格下跌和更廣泛的貸款損失。"

但也有一個亮點。與十年前相比,現在的銀行更能吸收這些資金。斯萊特說,這些銀行的資本和杠桿比率大約是10年前的兩倍。

金融危機之后,通過維持一定的杠桿率和儲備資本水平,各國實施了改革,以降低風險,提高全球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仲夏)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