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三(8月2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了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一項提議,允許公司通過直接上市籌集資金。這一決定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比傳統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成本更低的融資選擇。
SEC周三批準了紐約證交所所提議的一種新型直接上市的計劃,允許公司發行新股,并在交易首日以大額交易的形式出售給公眾,與IPO的首日交易類似。相比之下,此前已獲準的直接上市形式僅限于讓現有投資者出售股票,并不能發行新股。
此舉對紐交所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該交易所一直在推動企業能以一種替代傳統IPO的方式籌集資金。今年6月,紐交所提交了修改后的提案,允許公司通過直接上市籌集資金。此前,SEC于去年12月曾拒絕了該交易所的類似方案。
顯然,SEC的批準使得紐交所成為美國首家獲準可進行直接上市融資的交易所。
新版直接上市將為那些正尋求上市、但對投行在IPO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持謹慎態度的私營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我們沒有試圖取代IPO。我們正努力為那些尋求進入公開市場的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更多的選擇,”紐交所副董事長兼首席商務官John Tuttle在電話采訪中表示。
直接上市或比IPO更受歡迎
SEC周三的決定可能會讓直接上市成為比傳統IPO更受歡迎的選擇。
在直接上市中,公司可以直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而在IPO中,公司則必須聘請投行承銷交易。鑒于IPO一直是投行的一塊“肥水”業務,直接上市可以為擬上市公司省下一大筆費用。
除此之外,直接上市還讓公司避免了一些慣常的IPO限制,比如禁售期。禁售期會阻止公司內部人士在一段時間內出售股票。因此,在直接上市計劃下,企業內部人士手中的持股無疑將獲得更大的流動性。
本周早些時候,紐交所的主要競爭對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也已向SEC申請修改規定,允許企業在該交易所直接上市籌資,作為IPO的替代選項。
這無疑透露出一個信號:企業對于直接上市的需求正愈發強烈。
2018年,音樂流媒體公司Spotify是第一家通過直接掛牌在紐交所公開上市的大公司。去年6月,“美國版釘釘”Slack也在紐交所直接上市。硅谷大數據獨角獸Palantir也已申請用這種方式在紐交所上市。
不乏批評之聲
傳統IPO方式受到詬病,一些風險資本投資者批評稱,這將使投行能夠折價將股票賣給他們的客戶,而當股票開始交易時,這些客戶就能夠獲取巨額利益。
但直接上市計劃也不乏批評之聲。由養老基金和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組成的機構投資者委員會(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在7月的一封信中要求SEC否決該計劃,并警告稱,投資者受到的法律保護將減少,而且由于可能出現發行規模和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他們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上海,編輯卞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