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張同祿大師新作《大美大藝榮曜同祿》,邁入八十高齡的藝術宣言
2021-12-20 10:51:22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工藝美術事業發展中心等主辦的“2022中國新百年工美巨匠藝術對話大會”于12月19日在京圓滿舉辦。

精彩藝術對話 品鑒《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景泰藍座屏

會議期間,一尊驚艷的景泰藍非遺技藝作品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的時候,讓我們看到了老藝術家藝術的新高度。《大美大藝榮曜同祿》由80高齡的景泰藍大師張同祿特別邀請90高齡的大美術家朱曜奎教授、與共和國同齡的雕刻大師李春珂聯合創作而成。

會后我們單獨采訪了這位號稱中國景泰藍第一人的老藝術家張同祿大師。

中國景泰藍第一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

一、“《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是我邁入八十高齡的宣言,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非遺景泰藍的多姿多彩!”

張同祿大師說:“非遺是文脈的根,創新自始至終是非遺傳承人的靈魂,幾十年每一天都在思考創新,創作符合時代文化、時代精神、時代高度的作品。一個個作品就是非遺傳承人藝術發展的道路,是非遺傳承的一個個碑石。”

“非遺傳承是不斷發展的,是在創新中發展的,傳統與再創造的密切互動,熔鑄了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有繼承、有發展、有創造,我們才能看到非遺技藝的多姿多彩。《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是我邁入八十高齡的宣言,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非遺景泰藍的多姿多彩!”

二、邁入八十高齡張同祿大師想做一次改變,融合創新成為創作關鍵詞。

《大美大藝榮曜同祿》采用多藝術家共同融合的方式進行創作。這次張同祿大師特別邀請九十歲高齡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朱曜奎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與牙雕技藝傳承人李春珂共同創作,三位藝術家各施所能,各展所能,融合創新,把非遺“景泰藍技藝”、“銘文書法藝術”與“猛犸牙雕技藝”完美地融合在一個作品上。

《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景泰藍座屏

作品高約52厘米,以吉祥數字“8”為造型,匯集二十四大吉祥寓意。頂部以蝙蝠為鈕,并鑲嵌紅寶石,寓意“鴻運當頭”;以武財神趙公明坐騎“虎”為原型的虎型基座,寓意“2022虎年虎虎生威”;座屏中部以方勝同心結為耳,寓意“同心同意、制勝四方”;座屏下部還分別嵌以浮雕花絲璧,正面嵌萬壽龍紋璧,寓意“尊享長壽”,背面嵌松崗鹿鳴花絲璧,寓意“祿壽萬代”;座屏側面更是鑲嵌24顆寶石,寓意“二十四節氣,節節順暢”。

三位大師施展數十年的藝術修養,分別創作座屏的景泰藍、銘文書法、牙雕雙璧三大部分,張同祿大師創作“大藝同祿·十瑞吉祥圖”,集張同祿大師八十年非遺技藝之大成,以八十歲壽辰作品,祝福祖國祥瑞同祿。朱曜奎教授創作“大美榮曜·百福百壽圖”,以先生九十年藝術造詣,以九十歲壽辰作品,祝福人民福壽連綿。李春珂大師創作“萬年生命·福壽雙璧”,祝福國家萬世繁榮。

《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景泰藍座屏

在非遺技藝與材料融合方面,《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更是開非遺創作之先河,將景泰藍、銘文陽鏨、寶玉石鑲嵌、熔模精鑄、花絲技藝、乾隆工玉雕、古法鎏金、絲鏨沙地鏨、銘文書法、宮廷牙雕十大傳統技藝巧妙結合,并選用象牙、黃金、綠松石、瑪瑙、青金石、琺瑯、紫銅、玉髓等八大名貴材料。作品整體造型獨特、設計精美、工藝精湛,以非遺技藝傳承為文化底蘊,以數十載的匠心絕藝為根基,將景泰藍藝術特色融入當代美學,體現了大國工匠對技與藝的不懈追求,表達了對國家、對人民、對時代的崇高敬意。

三、見人見物見時代,融合創新是引領新百年非遺藝術的道路。

在采訪中了解到,張同祿、朱曜奎、李春珂三位老藝術家堅持與時代融合的創新理念,他們看到民族文化復興的使命,看到民族文化復興的歷史機遇。他們拿出了他們眼中的盛世非遺藝術,走在了非遺傳承與創新的前沿。

見證中國新百年的作品,必須“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張同祿、朱曜奎、李春珂一代老藝術家用作品《大美大藝榮曜同祿》給我們時代文化畫像。再過百年,再看今天老先生們的作品,它記錄著我們這代人的奮斗和擔當,記錄著我們這代人的為民族復興國家強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精彩藝術對話 品鑒《大美大藝·榮曜同祿》景泰藍座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八十 邁入 高齡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