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訪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英
2021-12-09 11:42:47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生物科技展新知, 深耕學術創輝煌

——訪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英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的終極價值在于應用,在于造福人類。在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英看來,一切技術的更新都是為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科技工作只有把服務人民群眾、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價值取向,才能得到群眾和社會的認可,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真正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并為其提供動力和支撐。

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科技技術為核心,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以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食品三大項目為主體, 擁有獨立的微生物研發中心及生物發酵車間,以修復土壤微生態、引導農業生態生產、確保農產品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使命,致力于將生物科技成果產業化,力爭成為生物產業的科技創新領跑者。

堅持市場導向,引領科技創新

農業是支持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無數歷史前車之鑒無不顯示著三農問題的重要性,食物是用來維持人生命體的能源, 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生存機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百姓生存最重要的物質。環保就是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后代。這三者之間看似是不同領域,卻又息息相關,都是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王劍英是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的早期高學歷人才,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時就在河北大學生物系微生物與生物化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后就職于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在工作8年后,王劍英不忘追求進步,又去海外留學深造,取得了亞洲理工學院(AIT)農業食品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1995年,王劍英響應國家自主創業號召,從中科院辭職下海創業,創立了汕頭雄鷹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水產飼料配方技術和水產飼料添加劑等核心產品進行了研發,將“生物發酵技術”引入汕頭的飼料行業,使“雄鷹”品牌在汕頭、廣東、福建、廣西、湛江等地獲得巨大成功。

2001年,王劍英創立深圳市綠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愛格麗生態技術有限公司),帶領企業將國家科技成果“新型酶制劑——堿性脂肪酶” 成功產業化,并開發出生物脫墨劑、飼用脂肪酶、面粉用脂肪酶、制革用酶制劑、清洗用脂肪酶等多個新產品,填補了脂肪酶在造紙、飼料、食品、制革、清洗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空白,脂肪酶每年銷售數千萬,成為國內脂肪酶工業化領域的帶頭人。

2017年,王劍英創立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用生物科技保護大自然,恢復土壤生命力”為使命,致力于發展微生物產業,通過改良與修復土壤、提高作物品質、構建農業生態新模式,為客戶在農業、環保、食品安全等領域提供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

多年來,王劍英在水產動物營養、酶工程技術、微生物工程等領域均有突出成績,主持過多項國家部委、省、市科技項目的研發項目,并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深圳市科技創新獎、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獎、深圳市科學技術獎等多個獎項,擅長科技項目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帶領企業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山東大學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國家基因庫、華南農業大學等這樣的國家重點科技機構都展開了長期而深入的友好合作。

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分為生物農業、生物食品和生物環保三大項目,主要從事生物菌、酶制劑研發、生產、應用以及技術配套服務。其中生物農業項目主要是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通過微生物菌劑以及土壤生物學檢測為基礎,建立土壤生物學大數據平臺,為中國的生物農業發展提供核心技術和數據以及解決方案;生物食品項目主要是立足微生物技術,開發系列無毒、無害、綠色健康的生物保鮮劑;生物環保技術主要是將微生物技術應用到環保行業,在養殖廢棄物處理、工業污水處理、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等行業提供核心技術和實施方案。

王劍英始終認為,用生物科技為民造福,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目標,也是科技工作的本質屬性。科研方向的選擇要從國家的迫切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真正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對能夠快速突破、及時解決問題的技術,要抓緊推進;對屬于戰略性、需要久久為功的技術,要提前部署。在科技攻關的過程中,要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瓶頸問題,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將科技自主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助力中國成為科技強國。

瞄準產業前沿,打造戰略平臺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如今,我國科技進步仍面臨著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歸根到底就要提高創新能力水平。對此,王劍英認為,雖然我國生物科技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自己和團隊仍不能懈怠,要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自立自強重任,堅守學術操守,堅定創新自信,樹立敢為天下先的雄心壯志,爭當重要科技領域的領跑者、前沿交叉領域的開拓者,砥礪奮進、攻堅克難, 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實現科技創新的支撐力量。像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樣學科交叉性科技企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人才團隊的共同努力。讓王劍英感到自豪的是,這些年來, 自己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以“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的使命和“感恩、共贏、高效”的價值觀而共同努力。管理團隊則都是由從事相關行業多年的專業人才,每個人都有獨挑大梁的能力。企業團隊上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生物科技事業而奮斗。

在王劍英看來,中國農業想要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規劃,離不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建立良好的根際微生物菌群、環境友好的施肥方案、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就是通過微生物吸收、降解、轉化土壤和水體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農藥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具有操作簡便、環境友好、可持續修復生態、費用低、適用于大面積污染農地土壤的治理,可實現經濟和生態的雙重價值。

經過多年大面積的示范推廣,愛格麗微生物技術以及配套的產品在湖北洪湖水稻每畝增產 15%-20%,無紋枯病發生;在湖北赤壁每畝茶青增產 30%,同時減少肥料使用量 20%-30%, 茶葉中氟含量降低 25%;在江西贛州柑橘每畝實現增產 10%-20%,糖度提高 5%-10%;在廣西貴港甘蔗實現增產15%-20%,含糖量提高 6%-14%;在云南蔬菜,實現增產 20%-30%,改善土壤板結現象,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降低農作物重金屬含量,這些科技項目的大面積推廣對中國的農業種植業一定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生物環保領域,噴灑愛格麗環保專用 SEM 菌后,10 到 30 分鐘內可將氨氣、硫化氫完全降解,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符合國家環保要求,可有效應用于垃圾坡道除臭、垃圾滲濾液除臭、垃圾桶除臭、卸料平臺除臭等

在深圳市政府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王劍英領導下的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下屬相關公司取得了七十多項專利,在2019年被生態農業食品博覽會評選為“最具品牌價值獎”,2020年5月被企業誠信公共服務品臺評選為“AAA級信用企業”,2020年11月被農業博鰲論壇評選為“年度創新企業”,2020年12月被國家評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愛格麗團隊已開發的農業微生物菌劑產品市場覆蓋了陜西、四川、廣東、貴州、湖北、云南、廣西、江西、海南等多個省份和地區,王劍英帶領團隊幾年的艱苦奮斗,產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客戶的認可,近期市場銷售出現井噴式增長。

近些年來,愛格麗團隊一直致力于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為國家的生物技術努力,如2021年3月1號,愛格麗公司與國家基因庫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土壤微生物菌群、土壤微生物組學、土壤微生物基因庫、土壤生源要素循環過程的微生物驅動機制等領域進行研究合作,為愛格麗開發中國農業土壤微生物大數據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格麗與中集集團就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生態環境治理、資源循環利用等環保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既符合國家環保與循環經濟的方針政策,又有力的推動了愛格麗生態農業的整體發展;在深圳市對口幫扶地區河源市,愛格麗于2019年12月完成微生物菌劑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建設,充分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

王劍英表示:在未來, 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會繼續建立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橫跨多個應用領域的高科技研發平臺,打造中國土壤微生物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領先企業,建立愛格麗土壤微生物數據庫,成為土壤微生物大數據平臺,制定愛格麗指數,成為指導中國農業種植精準施肥的標準, 建立農業養殖業標桿型生態有機循環樣板。

正如我國國寶級科技專家王竹溪所言:“科學規律的本身是客觀真理,是不會陳舊的,人們運用這些規律的方式和作出的相應設計方案卻是日新月異的。”深圳市愛格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團隊一定會繼續在王劍英的帶領下,不論技術如何迭代,總能立足民生、不被替代;不論時代如何變遷,總能造福社會,為國爭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