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延長油田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百年老礦延長油田穩產增產之路
2024-11-08 15:08:49   來源:今日熱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編者按:“埋頭苦干 不怕困難”是延長石油百年發展歷程中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延長油田公司持續緊盯“實干為先、改革為要、合規為基”工作主線,抓實安全、產量、成本“三件大事”,不斷提升勘探開發水平,推動油田低成本經營、高質量發展。即日起,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推出延長油田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新華財經西安11月7日電(江宇娟 劉剛)從100多年前,延長石油先輩們在陜北黃土高原上打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到現在發展成為“千萬噸級”大油田,在遼闊的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石油人傳承發揚“埋頭苦干、不怕困難”優良傳統,牢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累計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石油超過2.46億噸,為保障我國能源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延長油田公司(以下簡稱“延長油田”)正朝著“千萬噸以上穩產30年、再建百年油田”這個中長期穩產目標奮進,不僅給我國能源安全、穩產保供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探索出適合延長油田自己的穩產增產之路。

圖為延長油田井場

連續17年原油產量千萬噸以上的秘訣

低滲透、低壓力、低豐度是鄂爾多斯盆地油藏的顯著特點,當地石油人常稱油田“井井有油,井井不流”,俗稱“邊角料”,經濟有效開發屬于世界性難題。在數萬名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延長這座百年油田已經連續17年穩產千萬噸以上,穩居全國十大油田之一。

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石灣鎮的白狼城油區是典型的鄂爾多斯盆地油藏。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開發以來,白狼城油區已處于開發中后期,地層壓力不足,原油產量一度出現快速下降勢頭。

“自然能量開發階段,油井產量因地層壓力的下降會逐年遞減,這就需要每年打新油井,或通過注水增加地層壓力來降低油井的自然遞減率,以此來穩產增產。”延長油田橫山采油廠采注一站技術副隊長王淑榮介紹,白狼城油區部署新井的潛力十分有限,為穩住油區產量,延長油田2004年開始在油區部分油井試驗注水,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過精確掌握白狼城油區油藏地質特征,延長油田對油藏進行動態監測,從而精準調整注水開發方案,加強精細注水運行管理,讓地層壓力保持合理水平。在采油井總數減少的情況下,白狼城油區原油產量穩步提升,按注水受益前日產油遞減規律對比計算,注水后累計增油192.97萬噸。目前,單井日產油1.2噸,采出程度27.1%,標定采收率36.2%,在鄂爾多斯盆地同類型油藏中處于領先開發水平。

從2015年開始,延長油田就把注水視為穩產增產的“飯碗工程”,壓茬實施三輪“三年注水大會戰”。通過三輪注水會戰,在新打井數相比“十二五”下降55%的情況下,延長油田實現了產量穩中有增。“十三五”以來,全油田油井的自然遞減率下降了2.6個百分點,采收率提高了2.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延長油田石油產量達579.34萬噸,正穩定地朝著全年1160萬噸的目標邁進。

聚焦非常規油藏打造產量增長極

據了解,當前,延長油田常規油藏已基本探明和動用,增儲上產空間十分有限。如何實現“千萬噸以上穩產30年、再建百年油田”這個中長期穩產目標?延長油田把目光瞄準埋藏更深的非常規油藏,在致密油、頁巖油開發上加大投入,開啟“延長地下找延長”之路。

“非常規油藏高效開發是下寺灣采油廠穩產、增儲上產的關鍵。”延長油田下寺灣采油廠勘探開發研究所副所長李錦鋒表示,下寺灣油田非常規資源探明儲量及控制儲量接近1億噸,在油田常規資源產量逐年遞減的情況下,非常規資源的高效開發已經成為油田穩產、上產的中堅力量。

據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下寺灣采油廠致密油及頁巖油產量9.65萬噸,約占全廠產量的58%,而致密油、頁巖油的總井數占比不足全廠油井總數的10%。李錦鋒介紹,預計到今年年底,下寺灣采油廠非常規油產量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至65%。

杏子川采油廠也按照“穩常增非、常非并舉”的工作思路,把非常規油藏視為油田產量的增長極。杏子川采油廠黨委書記張志升介紹,采油廠正計劃把杏子川南部新區增量做強,同時加大常規資源及非常規資源的開發力度。今年采油廠在南部新區部署了41口探井,為明后兩年上產打下基礎。“從中期來看,杏子川南部新區有望每年貢獻10萬噸以上的產量。”張志升說。

據介紹,隨著基礎理論研究和地質認識的不斷深化,延長油田非常規油藏特別是致密油、頁巖油,探明儲量已經達到4.02億噸。目前延長油田所屬區域的探明石油地質儲量,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可供開采,能夠持續為油田年產千萬噸的目標提供有效支撐,這也為延長油田的持續發展提供較好的基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