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林左鳴:構筑長空“諾亞方舟”——通航應急救援
2021-09-29 10:54:04   來源:財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中國經濟報道珠海9月28日訊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受疫情影響延期了一年,于2021年9月28日在珠海盛大開幕。在這一年里,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通用航空”這個話題在航空報道中格外醒目。

圖片

在7月份舉辦的2021湖南(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博覽會上,由中國航空學會指導,中科招商航空推出了全產業鏈“生態通航”項目,引起廣泛關注。此次珠海航展,他們攜旗下“通用飛機、燃機動力”兩大版塊骨干企業,鎖定有長空“諾亞方舟”之稱的航空應急救援領域,布展推出了最新研究開發的森林消防飛機、通信中繼飛機、物流救援飛機、航空巡邏飛機等系列產品,以及以輕型燃氣輪機為動力的移動應急電源等,再次成為本屆航展的網紅“打卡地”。

中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我國通航應急救援的現狀是什么、市場前景如何、需要重點把握什么問題等,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多年來一直積極呼吁發展通航產業的專家林左鳴。

圖片

(簡介:林左鳴,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曾任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連續多年入選《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排行榜。2013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2015年入圍CCTV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獎。)

通航應急救援的特點和優勢

通用航空飛行器,主要包括起降滑跑距離較短的小型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以及各類無人機。

通用航空分“高空小型噴氣機”體系和“低空活塞螺旋槳機”體系。“低空體系”絕大多數飛行高度不超過3000米,由于飛得比較低和慢,在指定的低空空域內飛行,空域管理可以采用“目視飛行航圖”與“目視飛行規則”疊加,一般在航圖區域范圍內無需按固定的航線和航路飛行。這也正是為什么大部分通航飛機,可以用來作為應急救援裝備的原因,因為在低空空域內,其可達性最高。

航空救援既包括“高空遠程救援”,也包括“低空短途救援”,兩者主要的區別在于低空通航的廣泛可達性和易行捷達作業性更強。

通用飛行器作為應急救援的好處,第一是可達性好;第二是速度快;第三是作業靈活。通航飛機在出現災情時,一般都能夠勝任“跨越障礙”“遠距離奔襲”的任務。

圖片

最適合的通航飛行器就是直升機,今后可能還有eVTOL,它們的特點是任何一塊平地都可以起降,不需要專門的起飛、降落的機場跑道和保障設備,還可以臨空懸停,方便低空投送,所以它們是最好的通航救援飛機。

其次就是小型的固定翼通用飛機,所要的機場跑道很短,因為飛行速度比較慢,低空飛行,可以做地面災情觀察、向地面人員投送少量而急需的救援物資,比如說急救包、藥品等物資,都可以快速的空投。

所以通用飛機做救援裝備是最佳的選擇,是做應急救援最有效的一種裝備。

亟待補位的“通航應急救援”

目前我國在實施應急救援的過程中,最缺乏的、最表現出軟肋的能力,就是通用飛行器應急救援裝備太少,甚至可以說,目前我國基本未形成這樣的能力。

有經濟學專家預測,截止到2023年,我國的GDP總量將接近美國的80%,但在通航應急救援裝備領域我們落后的太多。如果說他們擁有1萬架直升機做救援,我們現在可能連100架都沒有。

中國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10.64%達到2020年的63.89%左右,增長的速度是驚人的, 但是我國在應急救援使用航空裝備的配備上,是全世界最落后的國家之一。

救援裝備就是“以防萬一”的裝備,如同我國交通不可缺的高鐵、高速公路一樣,是值得我們國家大力投入、購置通航應急救援裝備和設施,并達到全覆蓋的程度。

今年在甘肅舉辦“馬拉松百公里越野健康跑”,比賽期間遭遇突發惡劣天氣,造成21名參賽選手死亡,8人受傷。其實只需電話報警,應急救援的直升機就會第一時間趕過去,實施最簡單的應急救援措施,空降投送一些御寒的棉衣、食物和水,既不會出現失溫凍死的重大事件,也完全可以解決由于地形復雜、陸地交通不便的救援問題。

1999年發生在山東煙臺“11·24”的海難,這是一場最終導致280人遇難或失蹤,僅生還22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000萬元的悲慘事故。“大舜”號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泰坦尼克”。據了解,當時遇難船只的顛覆位置,距離海岸只有1.7海里(約3148米)。當時如果能有直升機前往救援,結果也許不會那么慘烈。

圖片

圖:應救援體系系統圖

中國海岸線長、島嶼多、海域寬,在海上有大量海域管理、海產品養殖、海上運輸等經濟活動,一旦遇到災難事件,最有效的就是通用飛機救援。比如直升機或者VTOL(垂直起降飛機)、我國開發研制的“鯤龍AG600”水上飛機,都是海上救援最好的裝備。海上的災害事故“通航應急救援”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通航應急救援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首先是交通事故救援。中國的地理是三級臺階,第一級是靠東北方向的平原,第二級是黃土高原,第三級是青藏高原,很多地方還有復雜的山脈、丘陵。在這種地形下,比如高速公路上發生重大事故,基本上就被阻斷、形成堵塞,因而導致陸地救援受阻或被迫延誤。

在德國,因公路交通事故實施的直升機救援每年達6萬多次,相當于挽救了5000人的生命。而且因為搶救及時,減少住院時間約55000天。在美國,航空救援應急響應時間約為20分鐘,2019年飛行70萬小時,救助患者超過50萬人次。而在我國,一年僅能救1085人次。中國的事故致死人數排在全世界前三位,高達6.2%,而鄰國日本只有0.77%。

其次是通航醫療救護。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開辟生命通道,這是現代醫療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空中救援的運營成本雖是地面救護車的8倍,但響應覆蓋范圍是后者的17倍。

對于心肌梗死、腦出血等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更需要航空醫療救援。據統計,全國心腦血管病患者超過2億人,發展空中救援的意義不言而喻,空中救援也是目前我國生命通道的關鍵短板。

第三是城市消防。就高樓起火而言,有些消防車是愛莫能及的。國內第一高的消防云梯車目前101米,在國內高層救火可以到35層。事實上,一般的消防車能升到25米左右,消防槍能打到60米長左右,那么水能達到85米高,一層普通樓層的高度為3.4m,則消防隊救火最高能到85÷3.4=25層左右。像這種情況,其實是需要無人機或者直升機來進行救援消防作業的。

圖片

圖:翔龍小型固定翼巡邏滅火機

第四是森林滅火。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2.96%,森林面積2.2億公頃。森林最容易自然形成火災。僅四川涼山就發生至少6場火災,其中2019年的那場大火,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干部群眾遇難。過去,我國大部分森林滅火是以人海戰術為主,因為樹木油脂高、容易著火,而且山里面的風容易打圈轉變,救援的人員很容易被火海包圍吞沒,跑都跑不掉。最有效的就是使用通用飛機,直接往著火燃燒點投滅火彈,或者蓄水滅火。

第五是通信中繼。河南鄭州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不僅出現了嚴重的水災,同時也讓各大互聯網通訊運營商的基站陷入癱瘓,中國“翼龍2”無人機前往救援,僅僅30分鐘就恢復了災區網絡。這才是真正的搶險神器,對此西方國家不由豎起大拇指,就連美日等科技強國也感慨,中國這次領先太多了。

中科招商航空依托湖南翔龍飛機有限公司研發制造的通信訊中繼飛機、森林滅火巡邏飛機以及航空物流飛機等,自主可控、機型成熟、性能優異、量產迅速,可廣泛用于各種突發事故、自然災害等應急救援中。

建設通航機場和直升飛機起降點是“優先選項”

發展通航救援體系,首先要解決通航機場和直升機起降點不夠用問題。“飛不起來,救援就無從談起”。美國擁有超過20000個機場、直升機起降場、水上飛機基地以及其他一些著陸設施,而我國的通用機場在冊的僅有300多個,需要下大力加強通航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隨著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深入推進,國內通航產業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但優先發展的,應該是建設通航機場和直升飛機起降點。其基本密度是每個縣建一個通航機場或者兩個縣三個機場,并根據其區域的位置布局幾十個、上百個直升機起降點。這個投資可能是建高鐵、修高速的一個零頭,但對于帶動經濟的意義重大,而且是一勞永逸。

通航基礎設施形成網站才能發揮作用,各地要像建設消防站、高速公路服務站一樣, 配置直升機或其他小型救援通用飛機,可以商業化運作。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全社會參與,把消防、救援、快遞、物流等通用飛機裝備體系發展培養起來。

當然還要大力發展群眾性的通航事業,只要民用通航飛機多了,一旦發生大的緊急事件就可以征集民用飛機參與救援。始終保持著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空中救援力量”。實現我們需要的國家的整個救援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圖片

“通用航空應急救援”不僅是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經濟的發展方向。

相信我國的航空發展只要敢于改革,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迎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潮流,鼓勵全民參與,我國通航產業一定會更有生命力,可以為人類的進步和福祉作出新的貢獻,也一定能把我國建設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航空強國。

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必然要經歷三個重要的階段:奔馳在廣袤的原野、遨游于無垠的海洋、飛翔上深邃的藍天。因此,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然要努力成為裝在輪子上的國家、成為揚起風帆的國家、成為插上翅膀的國家。這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偉大歷史使命。這份使命,讓我們從打造長空之“諾亞方舟”通航應急救援開始!

(供稿:中國經濟報道·科技與財經專欄主任 王文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通航 應急 救援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