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對話百瑞紀窩趣公寓 | 對C端的理解、管理顆粒度、投融管退能力 是賽道關健
2022-08-18 16:28:14   來源:壹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從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首次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自此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到2022年1月,“十四五”規劃租賃房細則公布,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預計可幫助1,300萬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中國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藍圖及路徑越來越明晰。

2015年,應運而生的窩趣公寓,成為租賃大軍中的新生力量。于2021年1月,獲批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宏觀政策的推動力對于租賃行業開始呈現。截至2022年3月,窩趣發展足跡已邁向全國38城,管理190+項目,開業房量超45000間。

正如地產開發領域對于產品劃分為剛需、改善、豪宅等不同層級,長租行業同樣已經站在了市場進一步細分的路口。

“做了七八年,發現消費者變得不同,市場參與主體變化很大。從2020年開始,公司開始進行一些其他賽道的孵化。”百瑞紀集團CEO劉輝對于市場的變化頗有感觸。

最早從窩趣起家,主打白領租賃市場。2022年5月,窩趣宣布升級為“百瑞紀集團”,旗下產品線除了窩趣之外,還有中高端線的“瑰悅”以及針對企業員工集體租住市場的“華舍”。

從單一品牌變成多品牌輸出,劉輝感慨道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變化”。從百瑞紀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或許可以管窺到,市場“巨變之下”,長租企業將如何做出應對。

長租變遷

問:從窩趣到百瑞紀集團意味著什么?

劉輝:對公司發展來講這是一個很明確的里程碑,之前是以單品牌在市場上拓展,而且身處非常主流的賽道上。窩趣起家是白領公寓,為什么做白領,因為白領的規模大,這是非常剛需的產品。

近幾年我們發現,做了七八年,發現消費者變得不同,市場參與主體變化很大。從2020年開始,公司開始進行一些其他賽道的孵化,這兩年的結果還不錯。這種變化既是公司下定決心的延展方向,也是自然而然的變化。

問:這種企業架構上的變化根源在于?

劉輝:主要來自消費市場的變化,幾年前曾經二十多歲的消費者現在已經三十多歲了,有一些已經成家了,住房需求開始轉為家庭型;有些人的社會身份發生了變化,從基層到中高層,住房標準會提升。還有一些是創業了,他們除了自己的居住外還需要考慮員工住哪,比如員工宿舍,這就是消費群體正在發生的一些變化。

現在百瑞紀集團有三條品牌線,針對的就是高中低幾個層次。比如主要面向企業員工集體租住市場的“華舍”為例,說一個有趣的數據,華舍這邊支付房費的主體并不是個人,有95%是企業支付。從本質來說,消費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而對于一些中長期的居住需求來說,酒店無法滿足這類需求,因此長租行業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

問:除了消費需求結構,長租市場還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輝:從供給來看,七八年前租賃市場的房子來源要么是民宅,要么是租住二房東的房子,普遍是小而散,不專業。進而才衍生出了后來的集中式公寓,來了一批有專業,有技術,有理想的一些企業來改變這個行業現狀。經過幾年發展,現在集中式公寓的品牌變得更加豐富。

從長租項目來看,今天有一些項目越來越大,幾年前一個長租項目大概也就150套房子。時至今日,不少項目已經是好幾百間房的規模,特別是最近出現的租賃社區,甚至能達到幾千間房。當然,這種大型項目肯定也不能全部都做成單間的白領公寓。

也就是說,不僅市場需求在進一步細分,未來一個長租項目里也會出現細分。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原來長租主要是聚焦解決單身或未成家的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到了現在,比如保障性租賃住房,它的政策方向是解決新城市居民的住房問題,是以家庭為單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當然個人單身的仍會是一部分重要構成。

問:說到長租行業這幾年來的變化不得不提到此前的“陣痛期”,您如何看待這一階段對整個行業的意義?

劉輝:作為行業的深度參與者,我認為過去幾年個別企業的“爆雷”對行業是一件很好的事,一個硬幣有兩面,這些波動清除了行業內浮躁的因素,大家回歸業務本質,算是刮骨療傷。這個行業與地產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沒有泡沫的,即使是之前行業高速發展、經濟也高速發展的那些年,我們也沒有發現一年租金價格能夠漲到超過15%的,甚至超過10%的租金漲幅都很難。

這個時期讓大家回歸了理性,過去三年里,各個公司都在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思考未來怎么長期生存下去,反思自己的競爭能力。如今看來,大家對于自身的賽道和定位正在逐步清晰。

理解消費者是做長租輕資產核心的價值

問:談到對于自身的定位和認識,窩趣最早“脫胎”于酒店業,您如何看待自己被稱為“酒店系”長租公寓。

劉輝:有時候大家會把長租分為酒店系、房地產系,還有創業系、銀行系等等,我們不覺得我們是某一個派系,只是對于一些好的基因進行了借鑒。酒店的優勢在于,這是一個非常重服務的行業,而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我認為租賃行業的本質就是一個服務行業。

長租是以服務取得溢價的,相比起幾年前的民宿、二房東等等,正是因為今天的集中式公寓有了大量服務,消費者對服務產生了認可,包括對產品打造和設計的認可,他們才愿意支付這份溢價。

問:酒店的管理模式對于長租公寓的經營有何啟發?

劉輝:酒店對消費者的理解是全鏈條、全觸點的感知,這是能夠借用到長租公寓中來的。也就是常說的“管理顆粒度”。我認為酒店的管理顆粒度非常細,除了管理,還有營銷、宣傳推廣的方式,甚至是會員體系等,都可以做行業移植。

從百瑞紀的經歷來看,我們用酒店會員的一套思維模式在長租行業做了大量的踐行和修正,也建立了自己的會員體系,當然做法跟酒店完全不一樣,我們將其稱為“數字化營銷”,會員是搭載在數字營銷上面的。目前來看效果還可以,為門店新簽的貢獻比例大約在40%。

這種會員體系我認為是對長租行業的一種貢獻,因為目前已經證明了他是一種具有可行性,可借鑒的模式,酒店對于管理顆粒度的追求很適合長租行業。

問:不同“派系”的長租企業之間會有哪些不同?

劉輝:各有所長吧,金融系也好,房地產系也好,他們有很好的投融經驗,確實比其他派系做得好,但是我認為長租最終不完全是一個“投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行業,核心競爭力最終會回到服務上。

這幾年發展下來,百瑞紀集團在投融建管退的能力也還不錯,比如說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未來在REITs上我們也會積極參與到其中,通過重資產進入,最后通過REITs實現退出。

問:從窩趣到百瑞紀,主要采用的都是輕資產模式,您認為長租輕資產發展的關鍵之處是什么?

劉輝:我認為輕資產模式的核心在于理解消費者。未來的長租市場只分兩種房子,一種是市場化的租賃房子,一種是保障性的租賃住房。目前百瑞紀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已經介入了很多,包括參與很多地方的保租房政策意見修訂等。這得益于公司的管理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產品的改造能力。初步統計,去年百瑞紀參與到國企、政府的保租房項目接近50%。

站在政府的角度,有資產,有地塊,有物業,其需要的是能夠真正理解理解消費者,服務好消費者的公司,這也是我們做輕資產模型最核心的價值,現在的時機也正好。

長租或將走向“啞鈴型”行業結構

問:您說理解消費者是輕資產模型核心的價值,在未來,“輕”和“重”是否會出現進一步細分?

劉輝:不能把輕資產模型說成神,輕資產在整個行業我認為是“賦能者”,是提供服務和管理作為價值。單如果所有人做輕的而沒有人做重,那這個市場就沒法玩了,未來輕和重一定是相互結合。

同時也要看到,做重的人不一定會做輕,市場會進一步分化,長期來看相互結合會更多一點,特別是頭部的公司。但從現階段來看,中資產的包租模型可能還是主流,未來這種比例會下降。

未來會是非常多元化的市場,從輕資產來看,所謂“賦能”無非是讓市場化的房源賺到更多錢。如果是和政府合作,目標可能就不僅僅是賺錢,更多是一種社會價值的體現,要為住戶提供好的服務,切實提升市民的居住感受。

我認為,有社會價值的輕資產公司有重要的存在價值,百瑞紀未來一定是以輕資產作為主導,以“重”為輔助切入這個市場。當然也會有一些公司可能是以“重”的角度切入,這在未來上市時會是不同的資產故事。

問:百瑞紀有上市計劃嗎?

劉輝:現在討論這個話題有點過早,我認為長租是一個非常長周期的賽道,未來這個市場規模的增長會非常大。對于企業來說,想跑到頭部沒有規模肯定不行,就像房地產公司所謂的“百強”也是按規模排名的,這個很現實。但是真正賺錢的公司是不是只有那一百強呢,我覺得未必。

問:從地產行業來看,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高,像您提到的百強,尤其是前幾名的頭部企業等,您認為未來長租的市場結構發展路徑是否會像地產行業一樣?

劉輝:公司數量不會像房地產公司那么多,未來長租的行業結構可能是“啞鈴型”,兩頭大,中間小。

頭部的公司不少,以和酒店相比為例,酒店的上市公司里大概有四五個頭部企業,而酒店行業規模比長租公寓還小,所以未來長租的上市公司我認為遠不止四五家頭部企業。但同時“小而散”的占比也會非常多,比如個人店或者一棟樓、兩棟樓的規模收租,這就是“啞鈴型”的結構。至于中間的企業可能會比較難,規模效應很難,品牌效應也很難。

問:長租行業下一個階段可能會出現哪些新變化,有哪些機會比較值得關注?

劉輝:我認為從未來10年來看,這個行業一定會健康發展,而且“租售并舉”的政策也會一直堅持下去。國家要解決住房問題不會單純依靠地產開發。市場化的租賃住房,未來可能成為很大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對于青年人來說,租賃住房甚至會成為他們人生必經的“過渡階段”。

現在住在公寓里的,30歲以上的大有人在,租房人群的年齡層在不斷擴大,這種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也會持續下去。

從行業來看,坦率講競爭還是激烈的。消費者的選擇會越來越多,市場里有很多品牌可供挑選。所以更要在服務,在產品,在社交方面做升級,才能做到市場的領先。這種良性競爭會導致這個行業就是越來越好,內卷并不是壞事,對消費者一定是大好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