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市場強勢增長,開啟新時代
低代碼概念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的國外,并一直推廣使用至今,早已形成比較成熟低代碼體系,而近兩年在我國才興起低代碼企業和產品。盡管行業起步較慢,但也擋不住其增長速度的迅猛,2017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低代碼市場規模呈現逐年遞增態勢。截止至2020年,市場規模擴張至15.9億元,增長速度達到了80.7%,預計2021年行業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加,預計達到29.3億元。
強勁的發展勢頭,使得"低代碼"一時間成為行業熱點,吸引巨頭公司的入局,相繼推出自己的低代碼平臺,而織信團隊,也經過5年的打磨,推出了自己的低代碼產品--織信Informat一站式低代碼平臺(以下簡稱織信),重點面向To B的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市場,為企業提供高效、定制、專業的解決方案。
對癥下藥,面向"業務"的低代碼平臺暫露頭角
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與分析,織信方面發現數字化管理市場存在以下需求和痛點:一、傳統管理系統的實施和運維成本都十分高昂,一般企業難以承擔,也就是說低成本開發管理系統市場存在巨大的缺口;二、大部分的低代碼平臺依然以面向開發人員的為主,不僅沒有真正實現低代碼開發,而且業務人員無法參與自身系統的搭建,由此致使系統還是解決不了業務和流程的痛點;三、市面上不少低代碼平臺的自動化功能簡單,模塊固化,無法實現復雜的自動化邏輯,因此而猶豫不決的企業大有人在。
基于市場的痛點需求,織信于2021年3月推出面向業務的低代碼平臺1.0版本,正式進入低代碼賽道。織信將企業信息化應用分解為"數據、流程、角色"三個基本要素,用戶僅需要通過簡單的"拖拽"、"配置"等操作,即可以快速搭建數字化管理系統,滿足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織信還通過在平臺上搭載"插件"的方式,提供了包括"調查問卷"、"打印模板"、"自動化腳本"和"搜索引擎"等拓展功能,來滿足客戶復雜的場景化需求。
打破數據孤島,"低代碼"或成為下一個數據中臺
在數字管理時代,企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數字化配套,以此實現數據同步,提升整體的管理效率。然而企業規模越大所需要配置的系統就越多,但由于傳統的管理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就出現一家企業需要購買多套系統的現象,不僅成本高,而且還因為數據的不互通反而導致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下降,企業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和數據之間的壁壘突破問題迫在眉睫。
織信依托自身的技術生態,不僅可以在一個平臺內搭建OA、ERP、MES、EHR等各種傳統管理系統,也可以通過API接口,對接企業原有的管理系統和數據,企業微信、釘釘、公眾號等平臺,織信平臺擁有100+行業模板,可以搭建聚合已有系統、平臺和設備,承載20萬+用戶體系的并發和數據處理能力,支持大規模復合式業務場景使用。目前客戶行業涵蓋制造業、金融、教育、生物、物流等領域。
專注"平臺"屬性,打造企業"數字化基石"
"在企業數字化管理方面,未來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很有可能成為主流。"織信方面強調道。從交付周期和成本角度來說,大多數企業就難以承擔傳統管理系統的實施和運維成本,加上程序員的成本日益上漲,無論自己制作亦或者是外包都十分不劃算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會更加傾向于更低成本的低代碼平臺。織信將努力當好企業的"數字化基石",成為串聯系統、平臺、數據、工廠、員工之間的橋梁,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智能數字化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