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推動中外友好交往的50位華人楷模》正式印刷出版,叢書收錄了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以來,在推動中外交流,促進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涌現出的優秀的華人華僑代表的奮斗事跡。其中,來自香港年青企業家「流動檢測車始創人」黎曉靈入編。
黎曉靈(Kimmy Lai)是愛多(Adore)集團創始人,香港百年老字號金菊園臘味家第四代后人,疫情前媒體稱她為「時尚名媛」,疫情后大家稱呼她為「流動檢測車始創人」。她曾是運營國際時裝珠寶、時裝、餐飲業的企業家,在疫情期間搖身一變跨界幫助各國政府入口醫療設備,在香港營運社區檢測中心和流動疫苗接種站,率領團隊上門為殘疾人士和長者接種疫苗,更是首位創造流動檢測車的人,其前瞻性讓香港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愛多集團成立于2018年,在華大基因廣為香港人認識之前的疫癥初期,當時愛多已率先成為華大基因核酸檢測試劑盒香港獨家代理商,主營醫療器械進出口,核酸檢測、疫苗相關服務等,其旗下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研發了多代的愛多健康醫療車都被香港政府征用,使香港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只得到醫護界的極力贊賞,其創意和環保概念,獲得環保局認可,獲得創新及科技局和創新科技署的資助,更獲2021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獎項。對于愛多的成功,她更多歸功于時代和環境。“愛多其實是站在了風口上,對此,我也非常感恩,因為在疫情大家事業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有盈余,這是時代賦予我的財富,我將更多用于改善社會,協助更多人去創造社會價值。”
祖籍廣東順德的黎曉靈除了愛多集團創始人這一身份外,也是香港金菊園臘味家的第四代傳人。金菊園創辦于1924年的中國廣東海珠路,盡得太爺爺真傳的爺爺,帶著這門手藝來到香港,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家園。 后爺爺又毫無保留的將制作工藝傳給了黎曉靈父親。因為金菊園臘腸用料考究,服務周到,因此出道既巔峰。李小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介紹金菊園臘味家是他來港必去的地方。說起金菊園的輝煌史,黎曉靈如數家珍。但是兒時的她并不以金菊園為豪,甚至不愿意提起自家的臘味生意。
或許是太年輕,還不懂得這份事業對于他們家族的意義,不懂得金菊園臘味家的存在對于顧客的意義,她年少出走,做時尚圈的idol,設計珠寶,不關心家族生意到底怎樣,她想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去賣臘腸的。
讓她發生重大思想轉變的是一些家庭變故。從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中,黎曉靈經歷了5次最親近人離世的打擊,她的姐姐、爸爸、外婆、表叔、舅母相繼離世。“我爸爸臨終前,將金菊園的鋼印和保險柜鑰匙交給了我。或許他交給我這兩樣東西時,并沒有想到我會將金菊園延續下去。” 經歷過才能懂得,歷練過才能成長。黎曉靈此時意識到金菊園是他們祖輩的心血,是血緣的傳承。
“19歲時的我要全身名牌,要最閃耀的珠寶,現在我懂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家的溫暖。” 對于現在的她而言,陪伴家人,讓金菊園品牌一代代承傳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承傳的意義不同于傳承,承傳意為從上一輩繼承下來,加入自己的想法,讓品牌永葆活力。” 黎曉靈如是說也如是做。她將金菊園的「園」字改成「緣」,并重新開張,「緣」有多層含義,其中一層便是「血緣」。
對于她而言金菊緣的味道不止是臘味的味更是人情味的味。“我現在最想要的是一家人幾代人共同坐在一起吃一碗爸爸做的臘味飯,但已不能了。” 記憶中的溫暖是支撐她將金菊緣延續下去的動力,將這份溫暖傳給更多的人是金菊緣存在的意義。
黎曉靈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商人,更是一位勇擔社會責任,富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企業家。她曾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邀請36個國家的華人華僑來華慶祝,共唱奧運歌曲,也因此舉獲批在紫禁城舉辦慈善晚會。她熱衷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孤兒院,籌款活動更吸引了李連杰和劉翔等參與等等。。“只要祖國有需要,我會挺身而出。” 黎曉靈堅定的說。
訪問后,編輯這樣來形容她: 「在黎曉靈的身上擁有一種成熟生命的無需言語不必聲張的穩重與大氣 ;一種高貴靈魂的歷遍劫數洗盡鉛華的恬淡與安寧。 有見地,有眼光,有格局,有善心是黎曉靈最顯著的優點,她擁有一般「二代」不具備的通透感。“最好的車、最貴的衣服我都曾經擁有,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親情,是家國。我要將中國名片在海外再擦亮,讓他們看到真正的中國、真正的中國人。”吾有所愛,其名華夏,黎曉靈在時代長征路上,與祖國共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