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頂山學院河南省魯山花瓷技藝傳習所的展架上,擺放著幾件剛剛出窯的“魯鈞釉”瓷器,這些瓷器外壁通體漆黑,在黑底色的釉上飄散著白中發藍的點、條、塊狀斑點,自由活潑,簡約典雅,像魯山花瓷,可這種瓷器的內壁卻呈深紅色,質地瑩潤,自然光亮,有些器物內壁紅中帶紫,紫中泛黃,具有鈞瓷窯變的特征。
據悉,魯山花瓷是唐代瓷器中一個創新品種,古玩界稱為“唐鈞”。因唐代魯山所產的黑地、乳白、藍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
傳統的燒制工藝上,魯山花瓷是用氧化氣氛燒成的,色彩比較單一。作為非遺傳承人,燒制出一批堪與故宮博物院舊藏媲美的現代花瓷,被譽為“當代魯山花瓷第一人”的梅國建在對唐魯山花瓷標本進行深入研究后發現,有些標本的斷面呈香灰色或深灰色,這是明顯的還原氣氛特征。而鈞瓷正是使用還原氣氛,才使釉料燒制后出現了五彩斑斕的變化。
這一發現,讓梅國建產生了將魯山花瓷和鈞瓷結合的想法。在漢代漆器的啟發下,經過對比研究和一年多的試驗,梅國建終于在還原的氣氛下燒出了魯山花瓷新品種——“魯鈞釉”瓷器。
梅國建說,魯鈞釉瓷器的胎料采用傳統的香灰和淺灰料以及灰白和中白胎料,這樣會讓胎料和釉結合后釉面質感更細膩、色彩更明快。
為了讓器物更現代,梅國建在器型的設計上借鑒了漢漆器、宋油盒(妝盒)、竹編、針線筐和青銅器等中國古代器物形狀和色澤,同時創立了兩層三層手拉坯,一次成型無縫對接的中空器型,如“泉水”系列、“飛碟”系列等。
在施釉的環節,魯鈞釉是在傳統鈞瓷釉配方上加以改進的,和魯山花瓷釉同時使用,可以在同一燒制溫度和氣氛下燒制,進而達到魯鈞釉獨特的的質感和色澤。傳統的魯山花瓷釉分為底釉和斑釉,前者是黑色的,后者是白藍色。而魯鈞釉改變傳統的單一片狀和繩狀,采用大小不等的圓點、柳葉和線狀,使得器物看起來簡潔活潑,有“畫龍點睛”之效。
據悉,魯山花瓷歷史上都是在“窯爐內通風、氧化充分”的氧化氣氛下燒成的,而鈞瓷則是在“窯爐內關鍵階段呈密閉不通風的缺氧狀態”的還原氣氛下燒成的。此次魯鈞釉瓷器的燒制成功,則完美解決了在同一器物、同一窯爐、同一氣氛下燒成了兩種不同質地和色澤的瓷釉這個歷史難題。
為了達到最終的燒制,梅國建參考了傳統魯山花瓷、鈞瓷燒制技藝,通過改進升溫排濕、氣氛轉換、升降溫曲線和閉、開窯門時間的調節控制,使成品達到理想狀態,最終燒制出魯山花瓷新品種——魯鈞釉瓷器獨特的質感和色澤。
新燒制成的魯鈞釉器在形態上繼承了唐、宋的簡約、大氣和開放,新品的魯山花瓷斑釉液液分相明顯,鈞釉質感厚潤、窯變色彩純正豐富,整個器物以魯山花瓷釉為主題,鈞釉占整個器物釉面積小于50%。
“毫無疑問,魯山花瓷新品種——魯鈞釉瓷器的研燒成功,開辟了魯山花瓷發展的新空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鈞瓷界的頂尖級權威楊志對魯鈞釉瓷器的誕生如此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