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SaaS、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的發展推著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前進,根據IDC發布的數據,中國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為31%,在降本增效、改善客戶體驗、促進業務模式創新等成效都已經被看見。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中國數字化轉型似乎勢不可擋,但根據IDC發布的《2020 年全球數字化轉型發展指數》報告,發達國家的平均數字化轉型得分為57.8分,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得分為50.5分,仍有一定差距;在國內對比不同行業、企業間的數字化轉型成熟度也存在很大差異。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數字鴻溝對于個人、地區的影響引發了大眾的反思和討論,數字不平等對企業層面生產、協同、創新等方面的溢出性影響還欠缺充分重視。
近期,Gartner發布了將在2025年影響技術提供商的首要趨勢,提到的第一個趨勢就是“技術民主化”。
技術民主化
技術民主化使非IT工作者能夠找到、選擇、實施和定制適合自己的技術,為滿足新公民開發者和業務技術人員群體的需求創造了機會。Gartner預測,到2025年,55%取得成功的新興技術解決方案將交付給非IT部門等企業內部的 “非傳統”買家。
實際上,與“技術民主化”相對的”技術集中化” ,已經讓企業、特別是沒有足夠資源去做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陷入瓶頸:
·小微培訓機構總監,對外尋求業務加速的數字化支撐,等待它們的卻是費用高昂的定制化方案;
·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客服經理,困擾于內部低效的郵件、EXCEL協作,但內部IT需求的排期狀態永遠處于等待;
·企業的創新業務總監,面臨著快速驗證市場的壓力,又困擾于開路者一無所有的數字化支持和業務動態變化的難題……
有限的IT資源面臨無止盡的業務需求,IT難以專注于完成戰略性的項目;項目積壓、大量的業務需求無法滿足,甚至可能導致業務失敗。如果在數字化上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組織整體戰斗力不足將難以應對變化與危機。
微軟研究提出:如果技術架構能夠共享關鍵能力、數據和信息,那么它可以為大量的“專業”和“全民”開發者賦能,打破孤島,跨越傳統界限,推動創新。
突破傳統開發模式,降低技術門檻的零代碼平臺就是為實現“全民開發”而生。更專注于面向非專業開發者的零代碼平臺與業務崗位共同構建、融合IT能力,真正把數字化+落地到企業每個崗位,進而把數字化能力轉化為組織戰斗力,是不是能帶來一個更平等的數字化環境?
01
“太快了,沒想到定制化可以這么簡單“
受到疫情三年和雙減政策嚴重影響,中國2022年前三季度人均教育文化支出比2021下降了4.2%。疫情影響消退,但外部環境仍然充滿變數,現仍面臨招生續費、學員管理、員工管理等多個維度的壓力。
岳總的管理咨詢培訓機構成立于2013年,開設1500+班次課程,培訓35000+學員。深耕行業十年,服務的學員數量也已經不容小覷,然而在最關鍵的服務對象上,仍然用微信+EXCEL的管理、服務方式。教育培訓機構人員流動性大,教學培訓的周期較長,數據交接屬于常見場景,如何保障學員的數據安全、及時跟進學員,提升學員跟進轉化質量已經成為嚴峻挑戰。
岳總決心去做改變。在2022年他尋求外部供應商的幫助,為此甚至多次從深圳飛往西安,與服務商溝通方案,費時兩個月,卻還是因為業務復雜、需求個性化程度高,最后不了了之。
“太快了,這個設計很貼合我們的需求,沒想到定制化也可以這么快。“在之前,他不知道原來找到一款適合自己企業的學員管理系統會這么難;在找到易搭云之后,他又發現個性化的需求實現也能輕而易舉。
易搭云單據關聯能力突破了之前學員管理的技術瓶頸,業務數據之間獨立但關聯,便于形成完整的客戶畫像,且可以自動歸類、自動完成客戶關懷、自動提醒業務推進等,給岳總帶來很大的驚喜。
基于數據底層上就是互通的,岳總后續想要系統管理財務開票、教材庫存等,都被快速實現了。他說:“我有無限的數字化需求,之前怕貴、怕難,現在好像變得觸手可及了。”
02
“核心業務終于獲得了應有的支持“
“核心業務又怎么樣,真正能close的IT項目一年也沒幾個”,李總是人力資源科技+服務企業的客服總監,她發現作為服務業當之無愧的核心客服部門,業務需求能獲得的數字化支持也是少之又少,“不僅要求著他們做,溝通成本也很高”。
因為公司的IT和研發部門是混在一起的,數字化產品的研發需求永遠優先于內部需求,即使核心業務給客戶處理業務的過程一直用郵件、EXCEL進行協作。很多多余的郵件翻找、文件流轉工作造成了大量的無價值人力損耗,難以擴展業務并且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
使用易搭云的時候,李總體驗了現場描述需求、即時搭建出系統的快樂。“現在終于沒那么被動了,”李總開始自己寫對于客服工單系統的需求,“實際上我們的需求很簡單,但是IT產品經理自己寫一套需求、IT自己再理解一次需求,最后做出來的東西就變形了。”
對于一直在等IT排期的李總來說,她覺得自己“獲得了應有的數字化支持”,研發部門也不用做這些重復、耗時的工作,有更多時間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創新。
03
“這屬于扶大廈之將傾了“
“商務通過EXCEL表格填寫后發給我們評估項目可行性,一會一個的,多了就容易遺漏”,集團開始涉足的新領域——出海業務的經理張經理說。
有人認為現在做數字化為時尚早,畢竟企業不確定完成一個開發周期之后,業務還存在;新業務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業務不斷變化也需要應用、系統有高度的靈活性。張總說:“總之,他們覺得我們不配數字化投入。”
張總認為,數字化可以讓協作高效,形成、數據、驗證的數據能幫助新業務的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快速驗證市場,實際上“業務是需要數字化來保障成功的”。
“對于每一條線索都很寶貴的新業務來說,這屬于扶大廈之將傾了。“張總用易搭云很快地實現了商務線索的信息管理、可行性評估、數據報表生成工作,并且隨著業務的變化,快速配置出最新的個性化業務系統。
光輝國際統計稱,到2030年,技能型人才(包括科技)差距問題可能會導致全區企業每年8.5萬億美元的損失,即使有大量專業開發者的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等,也已經大量使用零代碼或低代碼技術幫助企業數字化降本增效。
如果零代碼平臺對于大企業來說是降本增效,錦上添花,那么對于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中小企業來說就是雪中送炭。易搭云平臺上線以來,幫助很多中小客戶完成了數字化轉型,通過幫助他們更快、更低成本地看見數字化成效,強化組織應對不確定性環境的韌性,將數字化轉化為組織能力甚至核心競爭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 55 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