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美酒河”的赤水河,成就了茅臺鎮醬酒核心產區的美名,守護著這一方醬香圣地的品質。貢河國酒孕育于此,源自有著“茅酒之父”、“醬香始祖”之稱的榮和燒坊,打造出玉液之冠、醬香傳奇。
“貢河國酒”品牌中的“河”就寓指赤水河,代表著貢河國酒在茅臺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中生產釀造和窖藏,其賴以成功的核心就是品質,也將助推它走向更遠大未來。
天然基礎:茅臺鎮核心產區生態優越
位于東經106°22′、北緯27°51′的這一段赤水河谷,有著“全球烈酒的東方中心”美譽。因特殊的盆地特征,和亞熱帶濕潤性高原氣候,奠定了它適宜釀造醬香型白酒的天然基礎。
在這個空間坐標之下的茅臺鎮,冬暖、夏熱、少雨、少風,年均氣溫17.4℃,年均無霜期359天,年均降雨量800毫米-900毫米,年均日照時間1400小時,是適宜釀酒微生物生長、繁衍的絕佳場所。
于此數百年來不斷釀造而形成的微生物環境,以及代代傳承可謂世界上最復雜的烈性酒釀酒工藝,使得這塊土地孕育了巨大的醬香能量與熱量。
中國紅牌集團董事長、貢河國酒品牌創始人葉志聰表示,離開茅臺鎮就釀不出貢河國酒,茅臺鎮自然地理環境的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是保持貢河國酒高品質的先決條件,也是貢河國酒永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據了解,貢河國酒對選料標準有極高的要求。高粱,必須是赤水河流域生長的紅纓子糯高粱,顆粒小、皮厚、扁圓結實,干燥耐蒸煮、翻拌。小麥,必須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皮薄、呈金黃色、無霉變的小麥,同時還要滿足水分占比≤13%,淀粉占比≥60%等多項理化指標。
水,拌曲用水、潤糧用水、蒸糧出甑后要潑灑的量水……貢河國酒所有生產用水必須得是赤水河的水。這水經過赤水河流域紫紅色土壤的層層過濾,攜帶著土壤中的有益礦物質,甘甜可口,其硬度和酸堿度都適宜釀制美酒。
水與糧食碰撞,曲與時間調和,最終釀出萬種風味。抿一口貢河國酒,讓它漫過舌尖,有花香、糧香、曲香、青草香、堅果香、窖底香,醬香突出、酒體醇厚、優雅細膩、回味悠長、空杯持久留香。
技藝傳承:延續傳統古法釀造老味道
千百年來,赤水河為茅臺鎮的釀酒活動提供了時間表,根據赤水河水自然變化規律來釀酒,將自然的密碼通過節令的遵從而傳遞到每一滴酒中,使得醬酒的釀造工藝也因成為了順應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閃耀著中國傳統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光澤。
在此優越生態條件下孕育出的貢河國酒,回歸茅祖酒143年的老味道,返璞歸真,堅持古法純手工釀造。從投料到出廠,貢河國酒要經歷35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為其構筑了堅實寬闊的品質壁壘。
高品質的貢河國酒,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晶。而匠心傳承百年醬酒釀造工藝,是貢河國酒立足中國酒界的制勝法寶。
據悉,貢河國酒實行“三高”(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鎦酒),“三長”(制曲時間長、鎦酒時間長、儲存時間長)的原則,延續傳統古法釀造12987工藝方法,嚴格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參考: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經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隨之,貢河國酒選用窖藏陳釀的基酒,多種酒體勾調再貯存方可出廠。
貢河國酒也純以人力手工操作,堅持農耕時代的釀造之法。七個輪次的反復蒸餾,每輪次都有豐富的滋味,一輪生辣,二輪酸澀,三輪微香,四輪醇和,五輪回甜,六輪焦香,七輪枯苦,賦予了貢河國酒獨特的生命韻味。
貢河國酒傳承143年釀造工藝和發展歷程,使生產質量管理工作從“口傳心授”、師徒傳幫帶的經驗管理時期,到注重科學引領的理性管理時期,再到順應時代發展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主動管理時期。
143年堅守,品質匠心已成為貢河國酒人血液中不可磨滅的發展基因,被放在“事關企業生死”的高度。作為高端茅香型醬香白酒,貢河國酒以時間換“空間”,是歲月流轉中會說話的液體黃金,越陳越香,越陳越有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