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黃妙律師:心中無“繭”天地寬
2022-03-08 15:02:22   來源:壹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文/彭川

開朗,樂觀,充滿正能量……與黃妙律師相處一會兒,許多人都會被這位北京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身上的正向情緒所感染,變得輕松起來。

了解她的人卻更容易被背后的她在尋夢路上的勤奮、堅韌所打動。執業以來,她不僅在業務上不斷精進,還“抽空”學,拿下了兩個碩士學位、一個博士學位,專業涵蓋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多個學科。事業上,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浙江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主任的位置。

在黃妙眼中,優秀的律師應該是依賴專業取勝的律師,并且,作為一位女,應將女所擁有的細致、溫和體現在執業過程中。“剛入行時,我一直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女律師,自己的行為舉止就應該向男律師靠,要剛硬,到了法庭上,必須針鋒相對,辯出氣勢。直到2007年在第一次知識產權論壇時結識來自天津的何悅律師并與她交流后,我心目中對成功女律師的定義發生了改變。何律師為人溫和,舉止優雅,我當時就立志要成為像何律師這樣的女律師。”黃妙說,“現在何悅律師已是天津大學的法學教授、一級律師,我也希望自己將來可以成為像她那樣的女。”多年來,這一“定位”一直是她前行路上的北極星,指引著她不斷追求卓越、執著創新,永不放棄。

辦理每個法律案件如同解出每一個數學難題,樂在其中

黃妙表示,當初自己之所以選擇法學,更多的是因為家人的希望。“我很怕背書,法學一開始在我印象中要背許多的法條,心里并不是十分情愿。但學了一段時間的法學專業課程后,我突然發現法學與自己喜歡的數學之間有許多相通之處,一條條法律條文就如同一個個數學公式,尋找到合適的法條解開一個個疑難案件,就如同用一個個數學公式去破解一個個數學難題,有著相同的樂趣。由此,我喜歡上了法學。”

1999年,黃妙畢業首考即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隨即毫不猶豫地選擇從事律師工作。“因為我喜歡相對自由和主動的工作方式,所以,做律師是我自己的選擇。”她說。

萬事開頭難。

律師尤其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的職業。在執業初期的黃妙也經歷過短暫的迷茫、困惑,但很有幸獲得了前輩律師的指點,“剛入行時一位前輩律師對我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律師這個職業,前面三年不用考慮能攢下多少錢,若能堅持三年,作出了成績,說明你適合做律師;若做不出來,你最好是選擇改行。正是這句話,讓我放下了負擔,得以輕裝上陣。”黃妙說。

開始雖然辛苦,但黃妙沒有動搖,堅持了下來。她努力嘗試不同類型的案件,2000年正式執業的第一年,就承辦了44個案件,居全所之首。“這讓我開始相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也增強了我繼續走下去的信心和動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此后,憑借刻苦執著的精神,以及隨著實務經驗和客戶資源的積累,黃妙的律師之路開始越走越寬、越走越順。與律師事業結緣的20余年里,她一共辦理了上百起民事、刑事、行政訴訟案件,擔任浙江省內多家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并憑借著自己在專業領域中的出色表現和社會貢獻,收獲了“浙江省優秀青年律師”、“浙江省優秀專業律師(知識產權類)”、“浙江省優秀女律師”等諸多榮譽的肯定。2021年成為Legal 500(亞太地區)知識產權領域的上榜特別推薦律師。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我現在倒是有句話愿意跟青年律師們共勉,就是面對執業初期的困境,先拋開雜念,沉下心來,努力做好自己。”黃妙說。

分析自身優勢,選擇知識產權專業方向

專業,是律師的立身之本。

從2003年起,黃妙開始考慮從綜合業務模式轉向了以知識產權為主、其他業務為輔的專業化業務路徑。

“我之所以選擇知識產權,是因為一方面是它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并且,當年專業從事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律師不多,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另一方面是我先生是理工科的背景,我就有了獲取技術方面知識的先天優勢”黃妙說。

當然,轉型的過程絕非一帆風順。

首先,黃妙需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走專業化之路意味著必須放棄一部分傳統業務,損失部分創收,這樣一來,她將有可能無法滿足所里對合伙人的創收要求,合伙人晉升之路可能因此受挫。

“在此之前,我的創收已經達到了所里對合伙人的考核標準。”黃妙說,“選擇做律師的人,內心當然是奔著做合伙人去的。所以,轉型初期,每接到一項其他業務時,我的內心就會經歷一次掙扎。”

不過,“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為了律師事業的長遠發展,黃妙選擇了毅然前行。

其次,她通過組建團隊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給自己專業化發展創造更多的時間及成本的空間。“我從執業的第三年就已經開始聘用助理,執業重心轉向知識產權業務后,便將非知識產權類的小型案件交由助理們處理,這既增加了他們的實務經驗,也‘緩解’了我的創收壓力,一舉兩得。”

2005年,黃妙作為創始合伙人與其他律師組建律所,2012年晉升為大成的高級合伙人。

為浙江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獻一份力

2016年,黃妙受聘擔任浙江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主任一職。為不負所托,她就如何推動浙江知識產權法律服務事業的更好發展,進行了認真思考。

“首先,浙江的知識產權環境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不能完全仿效北京、上海律師的發展軌跡,而要開辟一條適合浙江律師本土化發展的專業之路。”黃妙說。

她表示,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極具活力,但不少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保護能力不足。因此,從法律服務市場的現實需求來看,一方面,這些企業需要通過知識產權訴訟,贏得市場優勢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專業律師提供的非訴訟服務,完善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運營等相關工作。“這就要求律師(團隊),既懂訴訟業務,又能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既懂法,也懂商,能幫助客戶規避風險,并實現其商業目標。”

幾年,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的內容,開始由訴訟類往非訴類延展。對此,黃妙有深刻體會,因此她呼吁:浙江律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著力強化在知識產權非訴法律服務領域,如科技成果轉化、數字經濟保護等多個維度的研究及實踐。

專業化,是提升律師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一名長年深耕于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細分市場的專家型律師,黃妙這些年也一直在為探索出一條“專、精、強,有特色、前景光明的專業化之路”做著自己的努力。

“惟其艱難,律師行業更需要工匠精神。”她說。

始于思,踐于行。

擔任浙江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主任一職后,黃妙也做了不少實際工作。其中,強化浙江知識產權律師隊伍的品牌建設,是她著力較多的一項工作。

“浙江是知識產權大省,但相對于北上廣這些地方,浙江境內的知識產權律師知名度還比較低。”黃妙說,言語中不免有些惋惜之情,因為造成這種狀況,與浙江律師較少開展對外宣傳交流有著莫大的關系。

為此,黃妙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用以強化浙江知識產權律師的品牌建設。比如,組織各種類型的知識產權宣講活動;組織浙江知產律師“走出去”,多與政府相關部門、浙江企業交流;積極參加國內外的知識產權行業會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知產律師同行加強合作,等等,從而為浙江知產律師品牌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浙江知產律師的知名度、美譽度都得到了實質的提高。

幾年,我還得以有機會提出一些法律修改意見和參與政協等部門的調研報告,這是信任,也是責任,我愿意盡己所能,為浙江的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獻一份力。”黃妙說。

無論做什么,只要熱愛,永遠不晚

有人說,女人選擇律師這個職業,既是選擇了自由,也是選擇了挑戰。就像那玫瑰,唯有經受住了風雨的洗禮,才能綻放得分外美麗。

對于做女律師的不易,黃妙深有體會,“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女都會面臨一些特殊的困難。”不過,也正因如此,使得不會因為一件事情困難就放棄,成了很多女律師共有的品質。

在律師執業生涯過程中,黃妙律師選擇了一條不斷回歸學校,求學升級之路。黃妙說,“我很喜歡學校的氛圍,畢業時就很想重回學校再讀個碩士。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只是懷念大學那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后來經過幾次出國訪學、留學,我發現自己純粹是喜歡學時的狀態。我每次回學校學,無論學壓力有多大,每當學到一個新的知識點時,內心就會有一種幸福感,覺得自己還在成長。可能我就是一個比較喜歡讀書的人吧。”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的堅持并不容易!”黃妙感嘆道。畢竟,自己既要做好律師的本職工作,還要履行好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職責。

“但是,不可否認,這段學經歷,正向影響了我的事業和家庭。”黃妙說,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爭取得來的,所以,它也讓自己切身體會到了:人生沒有那么多限制,人要勇敢做自己,“無論做什么,只要熱愛,永遠不晚。”

轉眼之間,黃妙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歲月和經歷磨圓了棱角,使她的執業風格也變得越發“溫潤”。

心中無“繭”,腳下有路。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和黃妙的律師事業,依舊在路上,還有更多美麗的風景,等待著她們去一一建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