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七點,一只體格健壯,頭上有一對羊角的領頭羊,帶領著羊群緩緩回到羊舍,一大早便趕著羊群出去的羊倌在隊伍的末端仔細看管著。這是養殖戶哈斯額爾德木圖的日常,也是全鎮細毛羊養殖戶的縮影。
產業興,百業興。近年來,圖克鎮緊緊圍繞“一核四區五體系、四大產業十基地”產業發展格局。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持續推進畜牧業養殖產業向規模化、科學化、標準化發展,全力破解細毛羊產業擴繁體系不完善、服務體系不健全等難題,從政策扶持、改良繁育、鏈條延伸等要素方面精準發力,做好細毛羊產業延鏈、強鏈、建鏈文章,系統推動現代全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延鏈,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鄂爾多斯細毛羊,在鄂爾多斯的養殖史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末期。烏審草原的光熱水土條件很適宜生長。圖克鎮陶報嘎查牧民達尼斯來自“養殖世家”,從他記事起,父親就在大隊給集體放羊,而且是一位養殖能手。1995年春季,被選為牧業社社長和科技副嘎查長的達尼斯。正式從父親手上接過重擔,全家飼養著150多只本土綿羊,并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開始參與新疆細毛羊雜交改良,改良后的細毛羊產毛量是土羊的4倍,價格也翻了3倍。1997年,旗“八一牧場”調回了一批澳大利亞種公羊,一個嘎查村僅分配一只,“澳大利亞種公羊不僅毛細、品質好,而且體格大、產肉量高,那回大家是搶著領,最后沒辦法,只能抓鬮決定。”時任嘎查黨支部書記的達尼斯笑著回憶。
從三只羊的蹣跚起步,到三代人的堅守前行,經過60多年的培育發展,鄂爾多斯細毛羊成為中國首批地理標志產品,從單純賣毛到“皮、毛、肉、奶”四大產業并駕齊驅,鄂爾多斯細毛羊這一民族品牌的價值已達13.93億多元。圖克鎮也因為這張“燙金名片”而成為全旗的牧業支柱。
高標準強鏈,繪制產業發展新藍圖
圖克鎮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大退牧還草、生態修復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工程投入力度,為保護天然草牧場,進一步保障飼草料供給,截至2024年,發放飼草料300噸,惠及500戶農牧民。將棚圈建設項目補貼確定為2024年鎮級民生實事項目,農牧民建設羊棚、草棚、青儲窖給與47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補貼,有效減輕了畜牧生產壓力。
為提高優質肉羊品種普及率和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建立配種站14處,通過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標準化飼養等技術,縮短母羊繁育周期,實現了2年3茬產羔,產羔率從50%提高到180%,羊絨細度從18微米達到13.5微米,實現了科學養殖增產增收。堅持強制免疫和因病設防相結合,扎實開展規模養殖場程序化免疫和散養戶集中免疫,全鎮重大動物疫病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0%以上,免疫合格率達到86%。堅持布病檢測凈化與集中免疫兩手抓,確保全鎮畜牧業生產健康運行。
高站位建鏈,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
始終把夯實畜牧業發展作為推進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頭等大事。圖克鎮堅持黨建引領、合作社示范帶動、農牧民主動參與的路徑,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牧戶”發展模式,在大牛地村引進種公羊、基礎母羊,建立絨山羊養殖聯合體;在陶報嘎查建立牛羊飼草料收貯加工制粒廠,服務當地農牧戶;在達漢廟嘎查建立鄂爾多斯細毛羊羊羔育肥基地,探索建立“小區域、大基地”養殖模式;通過與市殘疾人基金會合作,打造育肥、托管代養、訂單、定制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肉食品加工廠,推動鄂爾多斯細毛羊精深加工和市場銷售等產業鏈“閉環”管理,帶動更多農牧戶聯戶育肥、聯戶奔富。
在羊毛交易淡季,為保障農牧民收益,新建羊毛儲備庫2處,占地 1200平方米,能同時完成500噸羊毛存儲任務,儲備庫擁有收毛、存儲、篩選、打包、銷售等基礎功能,不斷助力細毛羊附加產業升級蝶變。目前全鎮鄂爾多斯細毛羊飼養量突破12萬只,年出欄4萬只,培育養殖戶2000余戶,細羊毛年產量540噸以上,年創經濟效益2億元,帶動60%以上的農牧民實現穩定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從草場到市場、從產品到商品、從傳統到現代,新征程上,圖克鎮將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為辦好全區兩件大事、推進“六個工程”,對標全市“三個四”目標任務、全旗“闖新路、走在前、建設核心區、沖刺百強縣”發展任務,深入實施一產重塑行動,接續推進“二產帶動一產,工業反哺農業”,踔厲奮發,篤行實干,在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上展現新作為。(李月)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