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受此影響,韓國鹽價大漲,民眾“舉國囤鹽”。而在國內,也有不少地區出現搶購食用鹽現象。
一些地區刮起“搶鹽潮”
據報道,8月24日早上,記者在江蘇省揚州市的大潤發等超市看到,購買食鹽的市民明顯增多。
(資料圖)
不少購買食鹽的市民表示,雖然知道食鹽保質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買了,也就“跟風”囤一些。
超市銷售人員則告訴記者,因為揚州市場上在售的食鹽大部分都是井鹽,而國人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也是井鹽,因此,市民無需過度恐慌,更沒有必要“囤鹽”。
此外,福建福州目前永輝部分門店出現食鹽搶購情況,樸樸、永輝生活食鹽賣斷貨。
對此,福州市商務局提醒,將繼續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食用鹽貨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購買,不信謠、不傳謠。
部分網店食用鹽顯示缺貨
8月24日中午,記者查看生鮮電商平臺發現,多個平臺的低鈉鹽、無碘鹽顯示“缺貨” “補貨中”。
據報道,目前,海鹽在廣東食鹽市場中占據超三分之一的份額。據廣東鹽業集團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市兩級食鹽政府儲備量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10.8萬噸,百分百覆蓋全省各市縣行政區域,能迅速及時響應,保障廣東人民食鹽獲得充足供應,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他人“囤鹽”。
專家:沒必要囤鹽
據相關報道,近日,韓國海鹽需求量也激增,部分消費者和零售商開始囤積海鹽。韓國政府向市場投放儲備海鹽,以應對海鹽市場的波動。
那么,中國消費者有必要囤鹽嗎?
中國鹽業協會會長王小青表示,對于韓國民眾囤鹽的做法,不建議仿效。中國生產的食用鹽,使用原料有海鹽、井礦鹽還有湖鹽,其構成比例分別為22%、61%、17%。一般來說在進出口這個問題上,中國是大進小出,進口的多一些,出口的少一些,而且進口的原料鹽主要是用在工業上作為化學原料。中國食用鹽產量能夠滿足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鹽產區分為海鹽產區、井鹽產區、湖鹽產區。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消費結構:燒堿51.86%,純堿36.85%,其他11.29%;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原鹽消費去向中,70%左右的原鹽用于鹽化工,其余則用于食用及其他用途。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金良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很擔心排放核污水的放射性問題,那么消費者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清楚,盡量避開不選購海鹽;此外,管理部門應加強食用鹽放射性監測,建立食用鹽放射性限值。
中鹽集團:食鹽儲備供應充足 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
8月24日,中鹽集團發布關于保障食鹽市場供應的聲明,全文如下: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我國部分市場發生食鹽搶購現象。中鹽集團作為我國鹽行業唯一中央企業,保障食鹽市場供應和質量安全是我們的首要責任。針對此次市場波動,特做如下聲明:
我國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管理,我國食鹽來源主要分為三類:井礦鹽、湖鹽、海鹽。當前我國的食鹽產品結構占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中鹽集團是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食鹽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其中井礦鹽占比95%、湖鹽占比4%、海鹽占比1%。中鹽集團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布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
中鹽集團具有完備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和食鹽安全風險評估體系,食鹽產品可以做到源頭可追溯,質量安全有保障。
中鹽集團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新冠疫情引發的歷次市場波動中,均很好地保障了食鹽市場供應,起到了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
近期,部分區域市場發生食鹽搶購,電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時缺貨現象,我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請社會各界理性消費,不要盲目搶購。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8月24日浙鹽集團:庫存儲備充足,民眾無需搶鹽
浙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旗下鹽業主業平臺浙江省鹽業專營公司系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承擔著政府食鹽儲備的任務,是浙江省食鹽供應的主力軍、主渠道。
在關注到此次新聞后,省國資委、省經信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國資運營公司等上級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作出部署,浙鹽集團第一時間召開緊急工作會議,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做好產銷銜接,合理安排生產和調度,確保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穩定食鹽價格。
目前浙江省食鹽庫存充足,全省各類食用鹽儲備量約16萬噸,可百分百覆蓋全省各行政區域,保障當地及時響應應急供應。“數字浙鹽”系統實時監控浙江省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情況,一旦出現供應異常,公司可快速進行調配,滿足市場供應需求。
此外,豐富的食鹽產品類別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定心丸”。浙鹽專營公司甄選全球優質鹽源,不僅擁有來自澳大利亞鯊魚灣的高端精品海鹽,還有竹鹽、低鈉鹽、青海湖鹽等熱門產品,品類豐富、品種齊全,能夠充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浙鹽集團也為浙江省消費者開通了地區服務熱線。如果消費者近期對于購買食鹽有任何疑問,都可撥打所在地區的服務熱線進行咨詢。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