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龍泉“無人售瓜攤”折射出麗水人的“誠信”底色
2023-08-17 08:32:31   來源:麗水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大家都誠信,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近日,龍泉農場主馮偉在路邊設立的9個“無人售瓜攤”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為解決自家農場滯銷的西瓜,從7月30日開始,馮偉就跟家人商量,在龍泉街頭小巷設置了“無人售瓜攤”。結果半個月下來,不僅一個瓜沒少,銷量也越來越好,順利為他解決了銷路。

其實,馮偉的主業并不是賣西瓜,他的微信名叫“深山茶夫馮偉”,“種茶葉”才是他的主業。據馮偉介紹,他做茶葉生意已將近20年,他的茶葉種在1200米-1400米的高山上,品質較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為了擁有更好地收成,馮偉投入大量成本在茶葉田里,埋了很多鳥糞充當有機肥,但不巧,恰逢大旱年,茶葉收成嚴重受影響。今年,為了防止類似的事發生,他在茶葉地里套種了100多畝西瓜,心想如果再發生干旱,就把西瓜埋在地里給茶葉抗旱,同時也能減少一些運營成本。

令他意外的是,得益于天時地利,今年茶葉和西瓜獲得了雙豐收,但這也讓馮偉犯了難。

“賣茶葉我是不愁,可賣西瓜,我就沒銷路了。”馮偉說,那段時間他很是發愁。后來還是在吃飯時,妻子的話點醒了他:“你看早餐店那么忙,就貼一個二維碼,大家都會自覺付款從來沒人逃單,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一下?”

馮偉一拍大腿,“無人售瓜攤”的主意就這么來了。

相較于人們熟悉的智能無人超市,馮偉的“無人售瓜攤”顯得簡單粗暴很多。

他在人流量大的路邊立一塊“鳥屎西瓜”的彩色招牌 ,然后將每個西瓜按照每斤2元的價格標好堆在路邊,邊上再注明“無人售瓜”,并貼上收款二維碼。路人有需要就可以在西瓜攤上隨意挑選,然后根據標價,自覺付款。

其實,馮偉一開始心里也犯嘀咕,也做好了丟一批瓜的準備,但事實出乎意料。

“現在人的素質越來越高了,這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我每天能賣出2000斤左右的瓜,半個月收入2萬元。”馮偉說,由于他們的種植基地在高山上,所以西瓜的品質也相對較好,這些天來了不少的回頭客,同時還帶動周邊出現了其他無人銷售的小攤。

接下來,馮偉決定在賣瓜的同時,也給客人送一些自家產的茶葉,借以推廣自身的產品。

“大家的信任度這么高,我明年會繼續把‘無人售瓜攤’做下去,還要做出屬于我自己的品牌!”馮偉自豪地說。

短評:

“誠信”,刻在了麗水人的DNA里

自入伏以來,連日炎炎高溫“炙烤”著每一個身處戶外的人。這樣的高溫下,如果有一筐無人看守的西瓜,你會主動付錢買來吃嗎?

麗水人的回答是:我會!

龍泉的“無人售瓜攤”,半個月下來,不僅沒少一個瓜,還讓“賣瓜郎”馮偉凈賺2萬元。可以看出,麗水人在誠信這件事上一點都不打馬虎眼。猶記得不久前,慶元街頭愛心冰柜里的水不減反增,一位市民因誤拿了一瓶礦泉水,而返送好幾箱回來;麗水“誠信奶奶”90歲高齡還堅持還債……類似的誠信案例在麗水不勝枚舉,以愛心和信任為起點,麗水人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誠信”這個詞增重。

翻閱古籍,其實麗水與誠信一詞早有淵源。思想家劉基便是麗水人,被后人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偉人,而劉基文化主要表現為傳統的“誠信文化”。可見,“誠信”是刻在麗水人的基因里的。他們堅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言必行行必果,事事有著落,人與人之間一旦出現信任危機,那這條縫隙便會很難愈合,唯有大家共同努力,堅守誠信、傳遞誠信,幸福感才會增加。

這個夏天終會過去,但誠信的“赤熱”永存。不論是“無人售瓜攤”,還是愛心冰箱,這都不是一時的現象,因為“誠信”會以更多的形式繼續傳承,友善信任之花會香飄處州大地。

作者:見習記者 王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