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風貌辦公布2022年度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優秀案例(機制創新類),全省共有5個案例入選,我市上報的“筑坊共富--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入選全省2022年度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優秀案例。
(相關資料圖)
筑坊共富--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
01
基本情況
大東壩鎮緊緊圍繞打造“鄉土文化名鎮、全域旅游強鎮、生態產業大鎮、數字經濟新鎮”的發展戰略,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為總抓手,以實現黨建和“幸福小港”建設相融合為突破口,把黨旗高高插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攻堅、雙招雙引、除險保安等一線中心工作,不斷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通過強鎮促村、強村富民、強基固本,全力打造“共富工坊”大東壩標桿。
02
特色做法
創新組織模式
打造共富品牌坊
強化黨建統領,大東壩鎮17個行政村開展“小港共富村”黨建聯建,與石倉豆腐專業合作社合資成立原種豆腐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工坊建設,同時吸引鄉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入股運營、統一售賣。逐步形成“政府引導+集體參與+市場投資+村民入股+合作社成員參建”的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將工坊、村集體、合作社、村民等與產業相關主體納入產業建設體系,實現產業共建、發展共贏。激活生態資源致富潛力,將泡豆腐與石倉生態風景、客家風情旅游從“融合”到“融活”,以“一顆大豆的奇妙旅程”為切入點,開發研學線路。豆腐工坊成為石倉地標點位,每年吸引上萬名游客打卡體驗。打響“石倉泡豆腐”品牌,產品遠銷北京、內蒙古、上海等地,形成美麗風景、美麗資源與美麗經濟高效轉換的共富模式。
升級產業模式
打造共富善治坊
積極探索建立以高品質生態農業為基礎,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鄉村新型業態。豆腐工坊融合生產、銷售、體驗及傳統工藝傳承為一體,形成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業態以及村集體、農民和社會資本利益聯結緊密的經濟運行新機制。建成一個原種矮腳大豆種植基地,完成豆腐工坊附屬設施工程及產品研發和加工體系、豆腐渣轉化平臺建設。原材料購買、泡豆腐加工、包裝銷售等均可在工坊內完成,帶動石倉片區閑置勞動力就業,幫扶低收入農戶增收。
依托豆腐工坊成立共富學堂,開展泡豆腐加工技能培訓,吸引周邊大批村民來此學藝,將“手藝人”發展力轉換成鄉村善治力和百姓致富力。豆腐工坊創成浙江省“鹽鹵豆腐”傳統技藝非遺工坊、麗水市中小學研學基地,實現了客家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基層治理的多贏局面。
優化服務模式
打造共富樣板坊
堅持以“黨建+工坊+服務”模式,結合網格化管理,形成了含1名分管領導、1名駐村干部、1名支部書記、1名黨員網格員、1名企業負責人的“五個一 ”“紅色工坊管家”隊伍,為工坊提供全方位服務,通過加強對大豆種植、豆腐加工、泡豆腐銷售全鏈條的精準管控,對工坊生產流程、環境設備、人員資質的有效規范,推動工坊生產上規模、產品質量上檔次、行業管理上水平。通過對豆腐產業的開發建設和持續優化服務,原種大豆種植規模、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人均收入都有大幅提升。豆腐工坊經營公司運營以來,實現了較高銷售收入,17個行政村投資成立的鎮強村公司也得到分紅收益。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