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西北邊陲小縣——偏關頻頻“出鏡”
2021-11-17 09:09:12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老牛灣”“明長城”,“黃河一號公路”“長城一號公路”……

仿佛剎那間,西北邊陲小縣——偏關頻頻“出鏡”,為脫貧摘帽后的這個縣打開了一扇發展機遇之門。

如何抓住機遇,發展建設“創新、富裕、宜居”的偏關,該縣縣委、縣政府在深化認識、自我加壓的奮進中,立足實際、主動作為,以用好“銜接資金”為立足點、出發點,助力鞏固拓展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聚力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加速沖刺。

整體謀劃“準” 讓“銜接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打開山西地圖,落目忻州西北,偏關是黃河入晉第一縣,也是黃河與長城“握手”之地,關于偏關故事更是講也講不完。

可回看該縣“摘帽”前,受地處偏遠、資源匱乏、生態條件脆弱、耕地質量不高等現實因素掣肘,發展步履維艱。

新時代邁出新征程。樸實勤勞的12余萬偏關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注和帶領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擊鼓催征。

“讓‘銜接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為作好鞏固拓展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10月28日,該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高躍龍斬釘截鐵地說,“這是事關全局的‘政治任務’、是增強人民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投資1800萬元,在縣窯頭鄉陳家營村落地的“5000畝有機旱作甜糯玉米種植基地及年產1000萬穗甜糯玉米加工項目”,今年5月開工建設,8月投產,推廣種植甜糯玉米3000畝,打造了“晉北老牛灣”甜糯玉米綠色優質品牌。通過“訂單+”“互聯網+”等收儲銷售方式,當年直接帶動300戶農民實現增收,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穩定就業30余人,人均年增收3萬余元,提供周期工作崗位300余個,人均年增收5000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縣2021年度鞏固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項目庫項目共計128個,其中已實施項目59個,總投入18893萬元。

從工作實際看,眼下該縣甜糯玉米種植及配套加工、檸條秸稈收儲加工場、萬只肉羊高標準育肥基地等項目,均實現了當年開工-建成-投產,有效帶動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穩定增收。

項目策劃“實” 促“銜接資金”聚焦產業、就業及鄉村建設

“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注定愈進愈難、愈進愈險。”高躍龍說,“發展就得抓住產業、就業及鄉村建設的牛鼻子。”

基于這樣的認識,該縣因地制宜,做足“銜接資金”產業項目策劃功課,組建偏關縣振興農業投入發展有限公司;整合重組縣涉農國有閑置資產和經營資產;創新涉農產業項目投資和融資擔保;開發利用農村潛力資源和農業特色產品,加快推動農業向種、養、林、加、銷全產業鏈發展,提升該縣涉農資產經營效益和投融資社會效益。

采訪中記者獲悉,今年總投資726.128萬元,由縣農業農村局主導、各鄉鎮配合實施的“2021年特色種植有機旱作滲水地膜覆蓋穴播谷子種植項目”,全縣推廣種植面積7.04萬畝,均畝產237公斤,總增收1307萬元,戶均增收1485元。尤其是縣新關鎮王家上石會村在大旱之年獲得了高產。

針對特色種植產業,該縣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引領,強化利益聯結。依托本縣7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264個扶貧專業合作社建立起良好的“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簽訂特色種植增收訂單,發展了有機旱作甜糯玉米、滲水地膜覆蓋穴播谷子、優質糜黍、優質高粱等特色種植11.5萬畝,脫貧戶和邊緣戶戶均10畝,帶動全縣8604戶戶戶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與此同時,該縣在健康養殖產業上,經政策驅動,企業(合作社)帶動,構建生態畜牧扶貧新機制。在生態林業產業上,造管并舉,延伸鏈條。在鄉村建設中,堅持黨建引領、政府推動、群眾參與,持續補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期間“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學醫養”等基本公共服務中存在的短板……

資金使用“早” 推“銜接資金”提高使用效率

“減少資金在賬戶留存時間,最大限度盡早發揮資金效益,依法依規壓縮項目前期程序辦理時間,提高項目推進和資金支付效率。”高躍龍說。

用“提質提速”來表達對發展的認知,一點兒也不為過。從而,該縣對“銜接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速,不斷攻堅克難,激發和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創造,不斷完善領辦、幫辦、代辦服務機制。并對資金使用管理和支出進度開展實時監控、風險預警、流程追溯,杜絕資金閑置滯留。

截至9月底,該縣項目開工率100%;安排到縣各級銜接資金12867萬元,支出10345萬元,支出進度達80.4%。

“2021年投入‘銜接資金’66.78萬元,批復實施農機具購置項目,鄉里及時組織招投標,購置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7臺(件),當年秋收全部投入使用,脫貧戶享受每畝20元-30元的差價作業補貼,直接受益脫貧戶250多戶。”縣樓溝鄉工作人員說。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再發力,在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上再聚力,用‘銜接資金’來‘斬關奪隘’,推動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建設‘創新、富裕、宜居’偏關作出新的貢獻。”高躍龍信心十足。

(本報記者歐志強)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