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重慶市首例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記者了解到,這是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后,全國開庭審理的首例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同時,該案中以行為補償損失的公益訴求,在全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中也屬首次。
2020年7月,有媒體刊發“沙坪壩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的消息。兩天后,該案被告重慶揚啟公司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重慶已購進口白蝦顧客名單》,該名單涉及10979名消費者的住址、電話、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被大量轉載傳播。
對重慶揚啟公司非法泄露眾多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重慶市消委會決定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以維護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重慶市消委會訴稱,個人信息的泄露危及眾多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被告的違法行為破壞了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被告非法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既侵害了私益,更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屬于民事公益訴訟的一種,民事公益訴訟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突破了傳統民事訴訟法規則。”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谷丹9月6日說,民事公益訴訟賦予了社會組織、檢察機關等訴訟主體資格,即雖然起訴人不是受被告侵權行為導致直接損害的當事人,但原告可以代表社會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由此可以更好地保護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
經過審理,被告公司負責人承認其侵權行為,表示愿意承擔法律責任。由于原被告雙方對案件沒有實質性爭議,雙方當庭簽署了調解協議書,被告當庭提交了《公開道歉信》。
《公開道歉信》中稱公司行為“導致了上萬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危及眾多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破壞了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誠懇向廣大消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根據調解協議,被告還將在調解書生效起1年內策劃、制作、發布原創消費領域公益宣傳活動或內容4次以上。
據了解,重慶市消委會與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曾在今年7月聯合印發《加強協作配合切實做好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建立對口聯系、信息共享、辦案協助、訴訟銜接、資源共享、聯合宣傳六項機制,在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方面開啟全面合作。(記者李國)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