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小圓
“在家里也能輕松品嘗到蘇州時令名品楓鎮大肉面了。”昨天上午,90后林先生打開盒裝速食楓鎮大肉面,按照里面的操作步驟,在面碗中放入高湯、酒釀等各種料包,面條進沸水煮40秒出鍋,再加上一塊楓鎮大肉澆頭,不到10分鐘,一碗原汁原味的楓鎮大肉頭湯面就“誕生”了。
遐邇聞名的蘇州夏令楓鎮大肉面首次有了速食版,5月1日起,乾生元楓鎮大肉面等6個品種“蘇州好面”速食系列上市,讓市民“在家堂食”,愜意體驗“蘇州一碗面”。
速食楓鎮大肉面亮相
“研發團隊在6款速食蘇式經典面基礎上,重點攻關速食楓鎮大肉面。”昨天據小靈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洪介紹,始創于清乾隆四十六年的乾生元,迄今已有240多年歷史,2019年小靈貓收購乾生元后,踏上老字號創新探索之路,在原有產品基礎之上,圍繞產品、渠道、品牌“三升級”戰略,開發蘇式湯面速食預包裝,填補市場空白。
老字號跨出新路子一炮打響,去年乾生元首期研發上市的燜肉、爆魚、大排等6款速食蘇式奧灶面,在天貓、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大受青睞,到去年年底,總銷售量突破50萬盒,今年1、2月,單月銷售量達到15到20萬盒。“把蘇式生活、江南文化帶回家”,乾生元還與蘇州博物館、書香酒店集團、新華書店聯名,推出一碗“書”州面文創禮盒,獲得紫金文創設計大獎、江蘇好禮獎、長三角特色伴手禮等多項獎項。
“不少消費者提出能否吃到楓鎮大肉面等時令特色品種。”楊洪介紹,從去年9月起,研發團隊再接再厲,以“打卡蘇州好面”為主題,由起源于楓橋的楓鎮大肉面“領軍”,研發常熟虞山松樹蕈油面、姑蘇觀前白湯鹵鴨面、吳中太湖爆鱔奧灶面、吳江平望八寶辣醬奧灶面、昆山周莊菜莧毛豆面,讓消費者在家輕松打卡,一站品嘗蘇州六大特色面。
今年受疫情影響,為確保楓鎮大肉面等速食新品不錯過時令,楊洪帶著研發團隊入住工廠,實施閉環管理半個多月,6款速食面趕在立夏前聯袂上市。
“每一碗都是頭湯面”
陸文夫《美食家》中,“吃頭湯面”的描寫栩栩如生。“聽戲聽腔,吃面吃湯。”蘇州人對一碗湯的講究精益求精。
“讓消費者體驗‘每一碗都是頭湯面’的極致感覺。” 楊洪介紹,為體現蘇式面制作“匠心精髓”,乾生元研發團隊攻克蘇式湯面湯底、澆頭“速食復原技藝”,不含防腐劑、增稠劑做出一碗原汁原味的面湯。
楓鎮大肉面被稱為蘇州“難做、精細、鮮美”的特色面之一。“不添加防腐劑、增稠劑,不僅工藝繁復,成本也比普通湯料提高10倍。”楊洪表示,為讓消費者體驗純正的“蘇州一碗面”,他們在制作白湯湯底時嚴格采用高湯還原濃縮技術,通過優質肉骨、雞、麻鴨、火腿等眾多食材原料,配上獨特秘制調料,文火慢制熬成后再加入酒釀“吊”出鮮味。面澆頭燜肉挑選肥瘦相間的上好五花肉,腌制五六個小時后焯水洗凈,再配上蔥、姜等燜煮,完美體現肉質爛而不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滿口鮮汁等特點。
一碗常熟虞山松樹蕈油面,研發團隊采用常熟虞山當季松樹蕈,通過現代冷鮮技術保存,加入菜籽油等嚴格傳承匠心工藝制作。不少消費者品嘗后,稱“吃到堂食的原汁原味”。楊洪介紹,研發團隊還將和本地文化創意企業“一禪小和尚”聯手,在松樹蕈油面、菜莧毛豆面基礎上,在5月中旬推出筍油面、本幫咖喱面、山珍菌菇等全素面系列。
速食湯面加快入市
速食蘇式湯面上市以來展現出廣闊的市場空間,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家吃飯”成為潮流,拉動速食面等預制食品銷量大增。疫情發生以來,乾生元第一時間制定保供方案,銷售人員下沉工廠、物流人員駐扎發貨倉庫、抖音運營將辦公地點調整到直播間,保障生產不停、銷售不停,滿足消費者需求。
今年4月起,乾生元通過社區團購模式,把速食蘇式湯面送進上海小區,很受歡迎。“每份6個品種的速食蘇式湯面,每個社區團購數量達到50份以上。”
承載江南文化的速食蘇式湯面,正在加快進入全國、全球市場。據線上消費數據統計,上海、北京、深圳成為速食蘇式湯面銷售前三大城市。從喜愛速食蘇式湯面的消費群畫像看,以到過蘇州“堂食”蘇式湯面群體,以及在外地的蘇州人等為主,年齡層次集中在35歲到45歲的主流客群,以男性消費者為主。去年上半年起,美國、加拿大經銷商找上門來要求進貨,速食蘇式湯面進入當地超市。
傳統文化底蘊、匠心技藝和現代科技結合,為速食蘇式湯面插上騰飛翅膀。楊洪介紹,楓鎮大肉面等6款“蘇州好面”上市短短幾天內,首批3萬盒就銷售一空,其中楓鎮大肉面占比達到50%。“讓蘇州經典、特色面都加入到速食新領域。”據介紹,速食藏書羊肉面計劃今年秋季上市,同時正在加快升級速食面制作科技,讓消費者吃到更健康美味、方便快捷的速食“蘇州一碗面”。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