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在風貌塑造上留住鄉村的“形” 在宜居宜業上留住鄉村的“人”
2022-04-25 10:14:58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未來鄉村建設,絕不是一個鄉村美化行動,而是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條現代文明的轉型之路。不僅要在風貌塑造上留住鄉村的“形”,更要在宜居宜業上留住鄉村的“人”。

未來鄉村的時代已然開啟。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省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工作專班辦公室公布了第二批未來鄉村創建名單,杭州市32個村(片區)入選。

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背景下,浙江的“美麗事業”不斷加碼,從生態美邁向風貌美。今年2月,我省印發關于開展未來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開始探索鄉村的未來在哪里。

著眼當下,未來鄉村沒有標準,但有典型案例。臨安區天目山鎮月亮橋村從一個依靠竹筍為主業的山區窮村,變成了一個文旅結合、生機勃勃的旅游特色村;西湖區桑園地村以“鄉賢藝術+蠶桑文化+智能治理+共富產業”為特色,打造桑園地未來鄉村;臨平區丁河村則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鄉村休閑旅游。保護鄉村風貌,建設未來鄉村,亟待我們從“一村一品”“一村一魂”“一村一韻”中得到啟示,汲取經驗與智慧,量體裁衣、精耕細作,不斷實踐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麗生活的躍升。

江山云水共泱泱,水碧山青畫不如。山水杭州,如詩如畫,鄉村散落在這秀美風光中。但是未來鄉村建設,絕不是一個鄉村美化行動,而是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條現代文明的轉型之路。不僅要在風貌塑造上留住鄉村的“形”,更要在宜居宜業上留住鄉村的“人”。這就需要在產業、創業、就業上發力,在公共服務和治理水平上使勁,在數字化改革上賦能,為全國“未來鄉村”建設探路。

事實上,未來鄉村的數字化改革,較之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是以數據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等向鄉村集聚的新型生產要素。前不久,杭州2022“人才山鄉薈”活動發布了保險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春暖計劃”,表彰了杭州市鄉村振興十佳農創客、數字鄉村“景秀計劃”優秀應用場景,發布了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等。一大批企業、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創新創業,無疑將很大程度上激活鄉村振興的潛能。

除此之外,鄉村數字化改革也為鄉村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如今,杭州不少鄉村治理實現了數字化、精準化,比如,臨安區湍口鎮就推進垃圾分類數字化管理,啟用智慧垃圾收集大數據平臺,為農戶安裝含智能芯片的分類垃圾桶,實現垃圾智能掃碼分類全覆蓋。鄉村治理智慧功能的延展與應用,進一步提高了鄉村公共服務智能化水平和信息化的可及性。

有美麗鄉村,才有美麗杭州。未來鄉村本質不是簡單的自上而下部署安排,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內生動力。這一進程不可能是迅即的,而是漸進的,需要創造性推廣和吸收經驗,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循著未來鄉村發展的大道扎實推進,必能在廣闊天地奏響新時代田園牧歌。

未來,在杭州的鄉村,見美、見富、見未來。(記者鄭莉娜)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