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個人養老金每年繳納上限1.2萬元 對將來養老有什么影響嗎?
2022-04-25 10:03:54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21日正式公布。這意味著我國多了一種養老金繳存模式。根據這一《意見》,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每年繳納的上限為1.2萬元,這筆資金將由金融機構投資于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穩健型投資品種。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主要有三大類別:第一種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種是企業年金,也叫補充養老保險,第三種是個人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最廣,但保障水平有限。企業年金并非每家企業都有,能保障的人數較少。至于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障程度,則完全依靠個人的認知水平和經濟能力。因此,此時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對于完善養老保險體系、提升保障水平,非常必要,也正逢其時。有利于加快構建養老金、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格局。

個人養老金的制度設計,符合居民的實際情況。國人普遍有儲蓄的習慣,而個人養老金本質上是強制儲蓄,也順應了大眾的心理。個人養老金每年繳納上限為1.2萬元,這個標準很合理,相當多的人都能承受,既避免了在短期內給個人造成經濟壓力,又不至于在領取時差異過大,造成貧富差距。

個人養老金不僅是對將來養老的未雨綢繆,也是居民資產保值增值的好途徑。根據規定,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從主觀上說,廣大居民中具備豐富金融知識和投資經驗的人并不多;從客觀上看,近一兩年眾多金融產品的收益率并不理想。相對于市場上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的投資范圍經過國家的嚴格篩選,具有運行安全、成熟穩定、長期保值等優點。這一優勢有助于穩定大眾的投資心理,對居民和金融機構都是有利之舉。

要鼓勵和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還需要金融機構推出更穩健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個人養老金從繳納到領取,一般情況下要經歷很長的時間,這就要求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收益能實現長期增值,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跑贏物價漲幅。金融機構應當更貼近居民的需求,搭配更合適的投資標的,及時做好跟蹤管理和風險控制,盡可能地提高個人養老金的收益率。

隨著我國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居民養老問題日益凸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行,是對現有養老保險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0%。個人養老金制度與現有的養老保險方式互相補充,形成了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對此,我們應該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保持足夠耐心,相信隨著個人養老金等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社會保障網必將越織越密、越織越牢。(記者王俊勇)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