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瑞英做好的綠色“四件套”。 受訪人供圖
本報訊(記者 劉達)為配合疫情防控,不少市民自覺選擇宅家度假,這期間,時令的美食必不可少。昨天,姑蘇區虎丘街道組織了一場線上的美食“大比拼”活動。青團子、香干馬蘭頭、碧螺蝦仁……老蘇州們在家中大顯身手,做出了一道道春季時令美食,同時也將這些美味分享給了身邊的人。
清明節源于寒食節,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這個時節的美食講究禁煙火,以清淡為主,“所以我們的菜單是水煮蠶豆、青團子、涼拌馬蘭頭和白灼菜心。”昨天早上五點多,清塘社區的顧瑞英和陸建華就到新民橋農貿市場買好了相應的材料。
顧瑞英介紹,其中制作過程最復雜的還是青團子,以前是用漿麥草搗爛后擠壓出汁,現在多用艾草,“要把艾草煮爛到易碎,撈出將其剁碎或者攪拌稀碎,加入少許白糖調一下味道,因為艾草屬于中草藥,會有些微苦澀的味道。”顧瑞英說,青團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就大功告成了。
與顧瑞英的菜單相似的是,桐星社區金白元做了一道香干馬蘭頭。“在沸水中放入一小勺鹽,放入馬蘭頭焯燙一分鐘后取出,放在涼開水中沖涼后擠去馬蘭頭中的汁水,再將馬蘭頭切碎,與香干拌在一起即可。”金白元說,馬蘭頭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而香干里富含蛋白質,兩者結合,讓香干馬蘭頭成為春節最有營養的美食之一。
“明前碧螺春”是茶中上品,而把清香的碧螺春和鮮甜的蝦仁結合在一起,又是一道別有風味的春日美食。“做這道菜只需要蝦仁和碧螺春兩種原料,基本詮釋了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飪這句話。”在茶花社區,美食達人沈萱嫻的菜單是碧螺蝦仁。作為原茶花村的老村民,沈萱嫻家以前種植“三花”,做過花茶,對其他各種茶也是深有研究,“在炒蝦仁前,就要泡上碧螺春,蝦仁一熟,茶水就立刻倒進去翻炒,時間千萬不能太長,這樣才能保持蝦仁鮮嫩的口感和茶汁的清香。”沈萱嫻說。
“做好的這些菜,我們和大家分享,讓大家即使宅在家里也能度過一個美味的假期。”顧瑞英是清塘社區的網格員,在了解到社區里的金秀清老人即將過100歲生日后,顧瑞英將水煮蠶豆、青團子、涼拌馬蘭頭和白灼菜心四樣菜組成的綠色四件套給老人送上了門,并為老人提前慶祝生日。沈萱嫻和金白元也各自通過社區的網格員,將自己做的菜送給社區的防疫人員品嘗。“社區的防疫人員真的很辛苦,只要大家有需要,我隨時可以做菜,讓他們吃得放心、吃得開心。”沈萱嫻說。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