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少一些煙熏火燎 讓清明更“清明”
2022-03-28 16:10:36   來源:姑蘇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第29期

碼上議事廳主持人 劉爭

連續幾個月,群力社區與湖濱社區交界處多次出現火情,不僅導致綠化被毀,而且影響到居民安全。從現場遺留的還沒有燒盡的紙錢推斷,火情可能是因祭祀引起。

多年來,在有關部門大力倡導下,以鮮花供果祭祀,或是采取家庭追思、網上祭祀等方式替代傳統方式的人越來越多,但讓所有人都接受,還不現實。清明節將至,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些區域的祭掃方式可能會不同于以往。不少網友在參與本期“碼上議事廳”話題討論中提出看法,認為這也是一次改變傳統祭祀觀念的契機,通過更加文明、環保的方式,緬懷先人,讓清明節更“清明”。

祭祀焚燒綠化被毀

復綠容易習慣難改社區施劃公共焚燒區疏堵結合減少隱患

1月13日,有居民反映,湖濱花園北側草坪起火。當天下午,“碼上議事廳”主持人到現場走訪,草坪被燒禿三四塊,小區圍墻附近的一段線纜也被燒焦。主持人將情況反映給社區和綠化養護單位,很快線纜和綠化都被修復。但在之后的幾個月里,群力、湖濱兩個社區的交界處,又出現了多次綠化被燒毀的情況。

湖濱花園北側部分草坪由園區市政服務集團負責養護,面對接連出現的同樣問題,該集團相關負責人李威直言:“復綠容易,但也需要屬地街道、社區盡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問題就無法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近日,市民吳女士向“碼上議事廳”反映,星港街一段沿河綠化又被燒毀。在她的指引下,主持人在現場的灰燼中看見一些未燃盡的錫箔和被燒得焦黑的香燭、供品。據她推測,綠化被燒毀可能是有居民焚燒祭祀引起的。

對此,屬地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宣傳網絡祭掃等新的祭掃方式。同時,社區會和物業公司商量在小區里規劃臨時祭祀焚燒“疏導點”,“疏導點”附近配置滅火器。這種統一的祭祀方式,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焚燒祭祀帶來的安全隱患。

“疏導點”效果不理想

集中焚燒是折中辦法落實長效措施才能從根本轉變觀念

除了群力、湖濱兩個社區以外,不少動遷小區較多的社區,都劃有祭祀焚燒“疏導點”,但有些效果其實并不好。近日,吳中區合景領峰小區的居民王先生向“碼上議事廳”欄目反映,雖然他們小區設置了“疏導點”,但還有人在樓道里燒紙。

3月23日,“碼上議事廳”主持人到現場走訪,吳中區合景領峰小區約有2100多家住戶,調查統計,小區里仍有100多名業主堅持燒紙祭祀。小區物業負責人黃春曉說:“我們之前就發現樓道、地下車庫等地方,有人燒紙祭祀。但多數情況下,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就只剩一堆灰。”物業工作人員認為,與其每次事后趕到收拾殘局,不如主動作為盡力減少此類問題。所以,從2017年開始,每到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日和春節前后,小區物業都會設置祭祀焚燒“疏導點”。

關于疏導點的效果,黃春曉直言,其效果并不理想。這些年來,燒紙祭祀的業主不降反增,每逢祭祀節點,仍有五六十位業主自備焚燒盆在樓下燒紙,還有不到十位業主,堅持在樓道里、地下車庫就地燒紙。黃春曉稱自己家也有老人堅持焚燒祭祀,“他們說按照舊俗,祭祀先人一定要在家門口燒錫箔紙,剩下的灰燼也不能隨便處理。這就是有人一定要在走廊里燒紙的原因。”

對于取消集中焚燒活動的建議,黃春曉認為,集中焚燒活動其實是一個“無奈的折中”。很多業主堅持舊俗,物業一時無法動搖他們的態度,只能通過疏導,讓大部分人至少別在走廊里燒紙。“我們也希望通過宣傳手段,最終讓居民們逐漸轉變觀念。形成長效措施后,就沒必要組織集中焚燒活動了。”

出合景領峰小區北門,沿竹園路往西走不到500米,是萬楓家園。小區有不少隨遷老人,之前一直堅持焚燒祭祀的舊俗,帶來的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問題一直讓社區人員頭疼。萬楓社區黨委副書記寧花坦言:“我們先前貼公告、拉橫幅宣傳,但效果都不佳。”后來,社區組織老年志愿者,采取鄉鄰帶動的方式引導大家接觸新的祭祀方式,清明節煙熏火燎的情況才逐步得到了改善。

寧花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一些人不方便到墓地祭掃。“這或許是一個改變老年人觀念的契機”。社區組織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一起做青團、做手工,希望用新的祭掃活動取代燒紙錢、燒香燭等舊俗。希望這些活動在方便居民的同時,也能循序漸進,轉變他們的觀念。

心祭勝于形祭

非常時期非常舉措代客祭掃或“云祭掃”既便民又環保

受疫情影響,目前蘇州市各個公墓、骨灰堂等骨灰安放場所已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為方便居民祭掃,一些公墓管理方組織了新的祭掃活動。

3月16日,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發布《關于清明祭掃的有關事項》,要求各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組織開展一次集體代為祭掃的活動,“蘇州民政”微信公眾號也轉發了該通告。主持人從香山山陵文化、木瀆山陵文化等多家殯葬服務組織了解到,該活動是不收費的公益活動。

除了集體代為祭掃活動外,主持人從木瀆山陵文化客服處獲悉,為滿足不同祭掃者的需求,該組織還推出了個性化的代客祭掃和公益性質的“云祭掃”。代客祭掃包括清掃墓地周圍的樹葉和垃圾、擺放供果糕點、代表家屬恭讀祈福祭文、代鞠躬等多種服務,根據家屬的需求,服務人員還能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祭掃照片。而“云祭掃”則是將墓地“搬”到網絡服務平臺上,可以線上獻花、留言,“云祭掃”是完全免費的。

主持人在木瀆山陵文化代客祭掃網絡平臺上看到,截至3月25日,代客祭掃已經預約了547場。據木瀆山陵文化客服部部長顏秋紅介紹,隨著清明臨近,代客祭掃服務需求強烈,大部分是異地客人,預約集中在3月下旬到4月底這段時間。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通過網絡“云祭掃”的方式緬懷逝者。

前幾天,來自上海的王先生已經體驗了墓園的代祭掃服務,看過工作人員發的視頻后,他表示每個流程都很恭敬,“感覺很走心。”

心祭勝于形祭。清明節祭掃,重要的是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而不是一沓紙錢、一對香燭。請大家轉變觀念,少一些煙熏火燎,讓清明節更“清明”。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