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生活 >
紅棗扣肉成為逢年過節 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2021-12-30 09:10:41   來源:宿遷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團圓的日子里,家家餐桌上的每個菜品都被賦予吉祥寓意。在宿遷市沭陽縣,每逢過節,老百姓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碗象征著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紅棗扣肉。

以前經濟不富裕,都是主婦們在家自己做,將肥肉中的油蒸出一半,加點紅糖再蒸熟即可,稱之為糖肉。現在生活好了,很多人會選擇購買成品回來加熱。于是,專門制作紅棗扣肉的手藝人就忙了起來。

在沭陽縣韓山鎮官墩街,有一位專門從事紅棗扣肉制作的手藝人,叫張必波。張必波是沭陽縣級非遺美食傳承人,他精心研創出的官墩毛孩大紅棗扣肉深受吃貨們的喜歡。

來到官墩街毛孩大酒店時,遠遠就聞到濃濃的甜棗肉香味。一大早,記者正趕上扣肉出籠。隨著蒸籠抽屜的打開,一股香甜味沁入心扉,味蕾瞬時被挑起。那一碗碗扣肉,色澤金黃,肉質透明,讓人垂涎欲滴。張必波告訴記者,大紅棗扣肉肥而不膩,正是這款食品的一大特質。

記者夾起一塊放進嘴中,不用咀嚼,入口即化,口感濃郁香甜,肉感十足,一點也不油膩。

張必波介紹,這款扣肉取名毛孩大紅棗扣肉,是因為毛孩是自己的乳名。鄉親們叫起來親切,都知道是毛孩做的,這也是一種信任和放心。

張必波說,自己少年時家境貧困,14歲時輟學去南京跟著師傅學廚藝,從事烹飪行業至今已經整整23年。扣肉是沭陽的一道地方特色菜,很多家庭主婦都會做。他作為廚師學藝時,師傅并沒教這道菜。他的手藝是回來后跟著母親學的,加上本身是廚師出身,做起來也不是件難事。

張必波很喜歡廚師這個職業,常也愿意花時間研究菜肴。大紅棗扣肉作為家鄉的一道傳統美食,他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工藝革新,肉選用質量上乘的五花肉,大紅棗選用新疆大紅棗。將肉洗凈后,先煮熟,再拋油鍋使皮松脆,然后切片,加入冰糖、紅糖、蜂蜜、桂花、紅棗等配料裝碗上鍋蒸。時間與火候,是大紅棗扣肉制作成功與否的關鍵,上鍋大火蒸小火燜,時間要12個小時左右,前后要經歷13道工序。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在那密閉蒸氣氤氳的狹小空間中,所有的食材在這段時間里多次碰撞、融合,最終成就了一款美食,色澤金黃,香味濃郁,口感豐潤。

2009年,張必波開辦了毛孩大酒店,這款毛孩大紅棗扣肉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許多食客吃后,還要再點一份帶回家給家人食用。現在,張必波有專門的作坊生產毛孩大紅棗扣肉。作坊中常年有五六位師傅正常工作,日產量在千碗以上。

毛孩大紅棗扣肉成品屬于熟食,買回食用時,只需將扣肉加熱后倒扣入盤中。扣肉表面呈圓形,象征團團圓圓、甜甜蜜蜜,是群眾逢年過節時,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記者 徐其崇 通訊員 李亮 伍元杰 仲啟新)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