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出的通知,第四批集采時間已經確定,相關采購數據填報工作要在12.30日前完成。
自從萬元支架被砍價到700元之后,每次集采都會對相關公司造成巨大影響,尤其是醫藥概念的上市公司股價更是大幅波動。
這一次不知道又要輪到哪一個藥品或者器械被大幅砍價。
無論輪到哪一個,醫藥和醫療用品類的概念股都要重新定位和洗牌!
從以往來看,醫藥類概念股是機構和股民的最愛之一。
早期為了鼓勵國內醫藥行業的投資,行業入駐門檻極低,同時,GMP認證這些也沒有建立,于是給了了醫藥概念股第一波紅利。
到了2009年,國家啟動了“新醫保”政策,由于醫保覆蓋率大面積的提高,只要敢開藥,基本就賺得盤滿缽滿,而且這種局面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2018年,醫藥體制改革,醫保局成立,局面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對于騙保行為嚴厲打擊!
隨后就是開始帶量采購,同時調整醫保目錄。
實行帶量采購,等于說把藥代和渠道給去掉了,而由醫保局親自來做最大的藥代。
這樣就把藥代賺取的差價節約出來。對于降低藥品價格有了較大空間。
對于醫藥類的上市公司來說,仿制藥類的公司不利影響較大。
而創新藥類的公司則是喜憂參半。好的一方面是醫保局加大了采購數量,對于企業利潤增長有了一定增長空間。
不好的一面是現在的砍價機制。因為往往創新藥的研發和臨床試驗的成本都非常高,如果大幅度砍價的話勢必影響創新藥研發的積極性。
總之,隨著新的政策的實施,醫藥概念股的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今后,藥品帶量采購將會常態化進行。
我們對于醫藥概念股傳統的認知觀念也需要作出改變了。
今天市場仿制藥類個股普遍下跌。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