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做新茶飲、辦藝術節……這座傳統茶鄉里住了一群“數字游民”-當前速讀
2023-05-21 13:48:5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天是第四個“國際茶日”。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據統計,全球飲茶人口超過20億,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同時,我國茶產業發展之路也越走越寬,做到了“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20年來,安吉白茶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富民。如今,這片“葉子”又在新茶飲與傳統茶的碰撞中舒展著新的姿態。

初夏時節,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繁忙的采茶季早已結束,但每天仍有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萬畝茶園打卡留念。“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致富之路從這里起步,如今,黃杜村白茶產業壯大了,當地發展思路更加活泛起來。在這片白茶核心產區的萬畝茶園觀景平臺下,原本閑置的儲物空間被改造成名為“一片葉子”的茶飲空間,游客喝茶有了新去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和傳統的沖泡茶不同,這里的茶飲經過了二次調配。吧臺的菜單上,包含純茶、奶茶、奶蓋、夏日特定四大系列的12款飲品中,以茶為原料的特調制飲品占到10款。

茶飲店店長 楊明義:安吉白茶也是安吉的招牌,能不能將安吉當地的白茶,搭配(做成)奶茶、新式的茶飲,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到我們這邊來打卡。

基于白茶又不止于白茶。這一杯杯創意茶飲讓傳統茶葉賦上了現代色彩,也讓安吉白茶產業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今年以來,茶飲空間單日最多接待量達2000余人。一片茶葉,已不僅僅是口中的甘爽,更成了當地發展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

在白茶故鄉安吉遇見“數字游民”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擁有豐厚的白茶產業基礎和自然生態優勢。眼下,如何做優做強“安吉白茶”這張金名片,不斷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安吉數字游民公社”應運而生。工作、生活在這里的“新村民”叫作“數字游民”。這是一群怎樣的人,又是一個怎樣的空間?

這兩年,安吉縣溪龍鄉正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攜手打造茶旅融合綜合體,而數字游民公社就是其中一個子項目,目的就是聚集助推鄉村發展的創意類設計人才,催生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業態。一扇看著平平無奇的伸縮門,走進里面,卻別有洞天。辦公區、住宿區、廚房、籃球場……所有配套一應俱全。

數字游民公社運營負責人 王麗:我們這個社區原本是一個廢棄的竹木加工廠,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改造,保存了它原本的結構,我們把這個空間改成了一個供我們這些“數字游民”來到鄉村,可以給他提供一些解決生活問題的社區。

走進辦公大廳,滿墻的卡片,是“數字游民”曾經來過的痕跡,他們當中有設計師、程序員、撰稿人等,王麗說,這兒的故事從2021年底開始開篇。

數字游民公社運營負責人 王麗:我們當時發了一篇公眾號,然后招募了第一批年輕人進來,當時大概是招了30個人左右。

林涵就是這三十分之一,他從事的是房車改造工作。看到招募帖的他,第一時間來到安吉,實地考察之后,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把整個工作室搬到了這兒。

一年多的時間,這兒先后吸引了700多位像林涵一樣的數字游民居住、工作、生活。

數字游民 朱毛慧:感覺空氣比較好,風景比較好,而且配套比較方便。

在這兒,“數字游民”們外出時茶園環繞、茶香陣陣,回到公社暢聊夢想自由工作,他們還會用自己的所長來“改造鄉村”。這兩天,“它們的生活節”藝術節正在溪龍鄉舉辦,藝術節的發起人叫麥里,他是一名策展人,也是數字游民公社的成員。這已經是自今年4月份以來他牽頭在這舉辦的第三場藝術節活動,展覽還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入駐數字游民公社。

“數字游民” 麥里:我們是希望通過辦這樣的藝術節,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里。

從融入鄉村到改造鄉村,“數字游民”正在激發鄉村活力,為安吉的鄉村能級提升充分賦能。眼下,數字游民公社二期的擴容提升工程即將收尾,將新增20個集裝箱40個床位,為更多“數字游民”提供生活、工作新空間。

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工作人員 盧映雪: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地完善周邊的一些配套的基礎設施,更便于“數字游民”的生活,達到鄉村振興跟我們的人才集聚共贏的一個效果。

(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