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世界觀速訊丨央行: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 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
2023-05-16 09:27:04   來源:證券時報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下一階段,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充分發揮貨幣信貸政策效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貸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


(資料圖)

對于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報告》總結稱,總的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恢復向好。主要體現在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報告》指出,近年來,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帶動下,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2023年3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34%,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5%,均處于歷史低位。

《報告》稱,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把握宏觀利率水平,持續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傳導機制,為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營造有利條件。

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

相較于上期,本次報告特別對廣義貨幣(M2)與存款增長、國內通脹走勢做出說明。

今年以來,我國M2和人民幣存款延續較快增長態勢。《報告》稱,近期M2增速與通脹和經濟增速間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顯現、需求恢復存有時滯所致。未來隨著疫情影響進一步消退、市場預期持續好轉、經濟加快恢復,居民的消費和投資意愿回升,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穩增長。

對于今年以來物價漲幅階段性回落,《報告》稱,主要與供需恢復時間差和基數效應有關。本輪物價回落客觀上有三個因素:供給能力較強,需求復蘇偏慢,基數效應明顯。

《報告》指出,未來幾個月受高基數等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低位窄幅波動。隨著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市場需求穩步恢復,供需缺口趨于彌合,對價格的帶動會逐步增強,加之基數效應消退,下半年通脹中樞有望溫和回升,CPI可能逐步向往年均值水平靠攏。當前我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我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M2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不符合通縮的特征。

中長期看,我國經濟供需總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居民通脹預期平穩,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制建設

《報告》詳細分析了硅谷銀行的破產經過,指出硅谷銀行事件發生后,部分美國中小銀行因存款來源不穩定、證券賬面損失較大、盈利能力不佳等原因,受到的外溢影響較大。

《報告》指出,我國金融機構對硅谷銀行風險敞口小,硅谷銀行破產對我國金融市場影響可控。

當前我國金融體系運行穩健,金融業總資產中占比超過90%的銀行業總體穩定,絕大多數銀行業金融機構處于安全邊界內,銀行業總資產中占比約七成的24 家大型銀行一直保持評級優良。

《報告》同時強調,對硅谷銀行事件的經驗教訓也要總結反思:貨幣政策應避免大放大收;中小金融機構的監管應重視;處置金融風險要迅速且強力;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穩定性應關注。

《報告》明確,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將持續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是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制建設,推動《金融穩定法》出臺,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金融風險處置機制。二是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早期糾正和市場化風險處置平臺作用。三是不斷充實金融風險處置資源,完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管理機制,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協同配合,共同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

全力做好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搞好跨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為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持。

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持續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督促指導金融機構加快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

此外,人民銀行將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建設。持之以恒做好風險防范化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