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千萬種語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對媽媽(ma~ma~)的叫法
卻大多相似
媽媽這個詞
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弦
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曾經也是小女生的她
卻一下子有了堅強的鎧甲
她教會我們穿衣走路、寫字讀書
也教會我們獨立生活、與人相處
媽媽教會我的還有……
從小到大媽媽對我進行的是鼓勵式教育。比如,當我終于收拾完我的小狗窩,媽媽不會說“這都多久了”,而是“真棒”。
媽媽教會我,當發現別人的優點時,不要吝嗇你的贊美。
@不穿鞋子sai
媽媽身高162厘米,體重保持在95斤左右,甜食、油炸食品基本不碰。她說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并不是只有吃。
媽媽教會我,自律的人可以擁有更多快樂。
@未來媽咪
媽媽知道我五一要出去和男朋友玩,然后毫不猶豫給我轉了戀愛經費。
媽媽教會我,女孩子更需要獨立。
@只吃不胖哦
從小到大,我和姐姐不會因為別的任何事情受到懲罰,但唯有撒謊這件事后果很嚴重。
媽媽教會我們,誠實是為人的底線。既要對他人誠實,學會坦誠溝通;也要對自己誠實,尊重自己的意愿。
@QILAYA
以前談戀愛總是轟轟烈烈,分手的時候就格外痛苦。媽媽對我說:“如果太累,及時告別,任何事都會慢慢變好。”
媽媽教會我,夏日里的遺憾,一定會被秋風溫柔化解。如果不能擁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時止損。
@王二媛
媽媽教我學會愛人,也讓我懂得更加愛自己;媽媽教我學會付出,也讓我勇敢面對生活;媽媽教我每一種生活的技能,也教我很多人生的哲理……
01
“媽媽剛剛搶救了一位老爺爺!”
江蘇南京護士曹美玲帶女兒去上舞蹈課時遲到,當老師詢問時,女兒十分驕傲地解釋了遲到原因。
原來,在送女兒上課途中,曹美玲遇到一位老人在路邊突發昏厥。她立即上前查看情況,緊急開展施救,終于讓老人恢復意識。
直到家屬趕來送老人就醫后,曹美玲才放心離開,繼續帶女兒去上舞蹈課。她說:“當時情況危急,沒想那么多,這是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責任。”
媽媽教會我,最樸素的愛心與善良。
02
科普數百種昆蟲,12歲博主倪皓洋被網友稱為“小達爾文”。
他在社交平臺發布幾百條昆蟲科普視頻,向網友科普各類昆蟲,解說昆蟲名字的由來、身體構造和生活習性等。
倪皓洋從小就對昆蟲充滿興趣,他經常給媽媽科普蟲子,就連家里也變成了“小型昆蟲博物館”,螳螂、水生昆蟲、雨蛙……最多的時候,家里養了幾十種上百只蟲子。
面對孩子的興趣,媽媽葉云美沒有阻止,而是和兒子一起探索自然,并拍攝視頻記錄。葉云美說:“他是眼里有光的孩子,我不想把這束光熄滅。”
△倪皓洋一家
媽媽教會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勇于探索和發現。
03
半歲時因藥物導致失聰,90后女孩江夢南通過讀唇語,學會“聽”和“說”,憑借多年不懈努力,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博士生。
江夢南說,父母可以再要一個孩子,但他們選擇把全部心血傾注在女兒身上。“他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父母。”
為了教會女兒說話,母親會把江夢南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她感受聲帶的震動,一遍遍地說:“叫媽媽,媽媽!”
為了讓女兒跟上學習進度,母親會借來課本,一遍又一遍地幫女兒預習。她對女兒說得最多的幾句話就是:“笨鳥先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媽媽教會我,奇跡的另一個名字叫努力。
04
從輟學的放羊娃到優秀畢業生代表,四川涼山小伙蘇正民的論文致謝曾觸動很多人。
6000多字致謝中,關于媽媽的部分格外動人↓
“無論身處何處,無論在經歷什么,想起母親,我只有沉甸甸的憂傷。在外求學的歲月里,每當吃到美食的時候,我總會突然地悲傷甚至流淚,我總會聯想到遠方的母親是否又為了省錢,一碗苦蕎、一個土豆就草草解決了自己的伙食。故鄉的索瑪花又綻開了,山坡上再也沒有父親沉重的腳印,火塘邊只有思念成疾的母親。”
在學校頒獎典禮上,蘇正民含淚把獎杯獻給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媽媽:“感謝我的母親給予我生命,在最艱苦的歲月里,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和妹妹。”
△媽媽(左)、妹妹(中)與蘇正民(右)合影。
“母親常說,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怕,這也成為我的人生信條。”不識字的母親給了蘇正民奮斗路上最溫暖的力量。
如今,蘇正民堅持參與各類志愿服務,將自己感受到的溫暖傳遞給更多人。“母親說,別人給一碗飯,要回饋一袋米。”
媽媽教會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走出大山,還要回饋更多人。
05
“媽媽,我想你!我愛你,媽媽!”近日,航天員費俊龍從中國空間站發回一段對媽媽的祝福↓
錢阿玲提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家書:“龍龍,我們上次見面應該是3年前了。這次你在太空又待了幾個月,我每天都在牽掛,盼望著你平安的消息……”
費俊龍的家鄉在江蘇蘇州昆山市陽澄湖畔,母親錢阿玲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她年輕時是村里的婦女隊長。吃苦耐勞的錢阿玲對兒子要求嚴格,從小就教育兒子:“一定要認真讀書,將來為國家作出貢獻。”
媽媽教會我,報效祖國,常懷感恩。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
媽媽告訴你哪些道理?
教會你哪些厲害的本領?
評論區留言
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制片人丨王興棟
主編丨張志達
編輯丨高丹丹
視覺丨李婷婷 郜夢茹
校對丨高少卓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