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假期爬山游湖 物品掉落怎么辦?看民警自制“釣包神器”
2023-04-27 17:56:2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五一”假期馬上就要到了,人們假日出游的熱情不斷高漲,很多人都做好了出游的計劃。北京八達嶺長城,地勢險峻,氣勢磅礴,聞名世界。很多朋友到北京旅游都會來這里來參觀。


(資料圖)

在游覽美景的同時,也會有游客不小心將背包等物品掉落到長城外的山坡上,險要的地勢,怎么才能取回這些物品呢?

萬里長城,大美風光。在飽覽美景時,人們會拍照留念,放聲歌唱,也有人沉醉其中,一不小心,把包掉到了城墻外。

這段游客用手機拍下的視頻,記錄了她的朋友將背包掉落山坡后,由民警將包“釣”上來的全過程。這位游客感嘆道:“只有親眼看到了長城,才知道古代人民是多么偉大,我的朋友也讓我深深體會了北京警察叔叔的偉大。”

民警用的是什么工具?怎么把游客的物品釣上來的呢?日前,記者在長城上見到了自制“釣包神器”的八達嶺派出所民警李春明。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民警 李春明:游客在休息或拍照的時候,把東西就放在這兒了,一不注意碰了或者刮風的時候就容易把包還有帽子、衣服刮到外邊,這外邊非常深。一旦報警我們繞到長城外邊去,有時候得繞半個多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才能繞過來,因為外邊太遠了,這樣游客也等不及,也不方便。

李春明今年五十八歲,家住在北京市延慶區,工作中遇到了難題,他就琢磨著怎么去解決。一天回家的路上,李春明抬頭看見了香椿樹,他想到了辦法。

山區風大,李春明一開始用的小鉤子會被風吹走,他就又做了一個有分量的大鉤子,連接上繩子,墜到山下取物。

1.0版的工具雖然解了燃眉之急,但依然會碰到難題。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民警 李春明:有時候一掉下去,特別是雙肩包,它會滾,也許滾到一個石頭后邊了,或者滾到草底下去了,那就非常不好鉤,有時候鉤不著,有時候鉤著之后又掛著拽不上來。

通過實踐不斷摸索,“釣包神器”也不斷迭代更新,釣竿也更長了,取回掉落物品所需要的時間大大縮短。

李春明所在的八達嶺派出所成立于1960年,至今已走過63個春秋,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游客,做好服務工作,打造長城上的楓橋派出所,是一代又一代“長城鐵警”傳承的精神。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政委 吳靖咱們八達嶺景區是國賓接待的第一景區,我們每年游客的接待量都是在千萬左右,除了我們需要秩序維護,救助這一類本職工作之外,現在我們的服務和我們的形象展示,其實也是派出所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游客到咱們長城來了,有困難需要我們民警幫助了,我們為游客提供服務的同時,其實也相當于對長城警察、中國警察的一個形象展示。

游客丟包時有發生 處理警情爭分奪秒

民警自制的“釣包”工具雖然好用,但也要提醒大家,在長城游覽時請保護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有人掉包,也有人丟包,八達嶺派出所民警面對的是來自全國、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自己的行程安排,因此民警們在處理警情時也需要爭分奪秒。

4月22日,八達嶺派出所接到報警,一位游客將自己的背包和手機忘在了景區的接駁車上,等她返回去尋找時卻發現物品已不知去向,只好向警方求助。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民警 趙山:這個包說價值很貴,包里面還有一個手機說價值1萬多塊錢,這個事主很著急。

從中午接到報警,到鎖定遺失物品,民警在凌晨三點終于將這個包送到了游客的手中。

比丟包更著急的是找人,尤其是孩子和家長走散的情況,這也是八達嶺派出所民警最常處理的一類警情。

4月23日,龐女士一家四口來長城游玩時,女兒和家人走散了,找了一個小時都沒有找到,焦急的龐女士報了警。

龐女士:警察同志也看到她在那個路口下來了,下來準備去找她,結果正好打過電話來了,找的也挺及時的,這塊也就放心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對于游客來說,登長城欣賞的是雄偉壯闊的風景,而對于守護在這里的民警來說,每日巡邏,爬坡上坎,解答問題,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民警 王澄清:總的來說就是費嘴費腿,還有費鞋的三費,上下城每天要在上萬步以上,這個鞋每年都是磨壞好幾雙。

八達嶺長城的北四樓、北八樓等景點,坡度陡峭難爬,巡邏時的一萬步比平常散步時走一萬步的強度要大得多。遇上節假日人流量大時或者雨雪天氣,八達嶺派出所會提前部署,加強重點位置的巡邏,讓游客們高興而來,平安返回。

北京市公安局延慶分局八達嶺派出所政委 吳靖其實有好多人挺羨慕我們在景區當警察,覺得你看你多好,每天都可以爬長城,在5A級的景區。其實對于我們來講這個工作也很枯燥,也很辛苦,但是這也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其實從我們八達嶺派出所民警這個角度來講,服務好每一個游客,為群眾解決好每一次困難,出好每一次警,說好每一句話,只要能夠讓咱們游客,讓群眾滿意,也是我們現在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們最終努力的方向。

民警研發專業打撈桿 幫游客打撈手機

杭州西湖也是熱門的景點之一,在這里,有一支被群眾稱作“西湖撈哥”的民警隊伍。如果游客把物品掉落湖里,“西湖撈哥”就會來到現場提供幫助,他們用自制的打撈神器,能精準快速地將掉落水中的手機等物品撈起。從2020年至今,他們打撈的各類物品總價值超過450萬元。他們使用的打撈神器,也歷經了數代更新。五一假期前,法治在線的記者就來到了西湖,帶大家了解他們的故事。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我們見到了西湖水上派出所副所長樓海峰,此時的他,正趕著去處理一起群眾求助的警情,求助者是一位來自山東的游客,他在西湖邊游玩時不小心將手機掉入了湖中。

這名游客表示,一開始他也嘗試著自己把手機撈上來,但是由于水比較深,又沒有趁手的工具,一番操作過后,導致手機陷入了湖底的淤泥中。

接到求助后,樓海鋒就近取來了一根長長的桿子就趕往現場,從打撈桿伸入水中到撈出手機,整個過程只用了30秒。

由于打撈及時,手機出水后,能看見屏幕還亮著,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游客:一上來還顯示給我發消息呢,沒太想到(能這么快),人家那個專業的設備可以直接看到水中的情況,然后就直接夾上來了。

游客口中的專業設備就是這根打撈桿,它能看清水底的情況,又準又穩地打撈物品,民警也向我們介紹了它的構造。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南山派出所民警 郭向東:主要是前面一個夾子、攝像頭,后面是伸縮桿、屏幕,再一個夾子。這個方便在于,水下可視的清晰度比較高,用夾子方便點,前期我打撈了兩個耳機。

現在這根打撈桿,已經是第四代了,把它和第一代打撈桿相比,就顯得先進了很多。說起這個打撈神器,就不得不提它的設計者,第一位“西湖撈哥”,周翔軍。

在2016年拍攝的一段現場視頻中,西湖水上派出所民警周翔軍正在為游客打撈手機,當時使用的打撈工具,就是他自己設計的第一代打撈桿。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水上派出所教導員 張偉:這個手機掉到湖里面去開始他(周翔軍)是用一些簡單的網兜或者是一些磁鐵來撈的,當時有幾次他自己還下到湖里面去撈,湖里面會有一些電纜線,都比較鋒利的。他有一次(下水撈手機)腳底被劃傷,之后就開始動腦筋。

有過下水撈手機被劃傷的經歷后,周翔軍就開始研究如何高效安全打撈游客掉落水中的手機。很快,在部隊當過工程兵的他用一根空心管和一塊強力磁,設計出了第一代的打撈桿,而使用這根打撈桿撈手機,還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西湖水上派出所副所長 海峰:后來發現因為水底的水域它的環境會不同,有些地方因為它下面有一些淤泥或者有石頭,可能這個手機就不容易那么吸上來,后來就加入了夾子,最后再加入了水下的攝像頭。

從盲撈到水下可視化打撈 不斷更新換代

打撈手機成了一個技術活,周翔軍在實際應用中,不斷發現問題, 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改進,對打撈桿進行升級改造。周翔軍對打撈桿的這份執著,背后其實是他對警察這份工作的熱愛。

通過一點點的升級改進,周翔軍的打撈桿不斷地更新換代,從最初簡單的盲撈到水下可視化打撈,成功率也在不斷提升,也幫助了大量游客打撈物品,也是從那時起,“西湖撈哥”這個稱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2020年底,周翔軍光榮退休,“西湖撈哥”這個稱號卻留了下來,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專門成立西湖撈哥工作團隊,繼續為游客服務。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西湖水上派出所所長 鮑健健:我們現在的“西湖撈哥”,并不是說專指一個人,“西湖撈哥”已經發展到沿湖的一些團隊,因為我們沿湖有很多派出所都有自己的打撈人員,接到群眾的求助之后,可以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出發,就近進行打撈,方便服務群眾。

接過前輩手中的打撈桿,新“西湖撈哥”們又開始琢磨了。手機要是掉進了淤泥里看不見該怎么撈?除了手機外,其他掉落水中的物品能不能撈?樓海峰和民警們一起,繼續對打撈桿進行了優化升級。

如今最新一代的打撈桿,已經能夠勝任大部分的打撈場景。根據西湖景區公安部門的粗略統計,從2020年到現在,西湖景區打撈各類物品880余件,總價值有450余萬元。同時,包括打撈桿在內的多種救助設備也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西湖水上派出所副所長 海峰:我們不光是做一根打撈桿,我們要去想能不能夠通過這種創新的方式來尋找更好地為游客服務的一種手段,也讓民警、輔警包括保安隊員也都一同納入到我們的打撈團隊里面來。

清晨,西湖斷橋景點旁,民警陳宗耀正在教西湖義警們使用最新一代的打撈桿。西湖斷橋是西湖景區內的核心景點之一,在這里也經常會發生游客手機掉落水中的情況。在這個區域,打撈桿使用的頻率也很頻繁。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岳廟派出所所長 孫科軍:斷橋總長度是140米,寬度是10米。從峰值流量上來講,斷橋一天我們接待最多的一天是近10萬人。群眾有時候在我們斷橋湖邊拍照的時候,可能流連于美景,不經意間把隨身攜帶的一些物品,比如說手機、鑰匙,這些會一不小心掉到西湖里面,這個時候他就會向民警求助。

斷橋上的警力有限,人流量大的時候,有些群眾的求助不能得到民警第一時間的回應,因此誕生了西子義警這樣一支隊伍,對民警的工作進行一些補充。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大客流,民警也是提前對他們進行一些培訓。

一邊不斷升級打撈桿,提升打撈的成功率,一邊也發動更多人加入“西湖撈哥”的隊伍中。而這一個個“西湖撈哥”,也正在成為西湖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西湖水上派出所所長 鮑健健:我們每次在現場把手機、汽車鑰匙、眼鏡撈上來,當時旁邊十幾個、二十幾個甚至三十個人集體給我們鼓掌,這才是我們感覺到真正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