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小康網訊記者張玉榮 萬商云集,盛會重啟。4月15日,有著“中國第一展”之稱的第133屆廣交會開幕。這是廣交會連續3屆在線上舉辦后,首次以線上線下融合形式舉辦。
早上8時左右,廣交會展館門口的新港東和琶洲地鐵出口處就已人流涌動。選擇乘車前往的參會人員同樣遇上車流擁堵。而到晚上6點閉館時,地鐵口附近同樣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廣交會展館內人流如織。
在廣交會展館,現場人流如織,氣氛十分熱鬧。不少外商拉著行李、帶著翻譯穿梭逛展尋找目標產品。探訪中,記者了解到,面對疫情放開、全面恢復線下辦展,不少參展商和外商都滿懷期待。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玲慧告訴《小康》記者,“前幾年受疫情限制在線上交流不太方便。線下溝通就很方便,采購商們可以實地細看實物,大家也可以彼此明確對方的需求。”
俄羅斯人艾拉特(左二)正在廣交會現場尋找高質量的工業零部件制造商。
在潘玲慧與一個名叫艾拉特來自俄羅斯的外商洽談中,記者了解到,艾拉特正在中國尋找高質量的工業零部件制造商。因為受到美國的制裁,他需要更換生產工業部件的歐洲知名品牌,過來參展就是想要找到優質的替代品。
參展多年,來自陜西太原的原盛集團銷售總監馬艷紅對《小康》記者說,“除了疫情期間,這些年我們每年都會過來參展,主要是見見老客戶,展銷下新產品,同時開發下新客戶。”
自第92屆就過來參展的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工作人員李先生明顯感覺,今年的廣交會人流量非常大,比疫情前的2017年、2018年舉辦的都大;客商來源更為豐富,除了原來比較常見的亞非拉地區,還有歐美國家等;展館中也引入了很多新的產品。
“以前會有早高峰,現在都沒有了,整天都是高峰期。前來我們展臺咨詢和購買圖書的外商絡繹不絕。以前5:45這個時候,展廳基本沒什么人流要關門了,但是現在你看依然人來人往。”李先生說。
伊拉克人阿蘇在廣交會現場購買中國圖書。
“其實人還可以更多,中東一些國家正值齋月。因為齋月是當地很重要的節日,很多人沒能過來。中東是我們中國很大的客戶?!苯o朋友做翻譯的紫瑜對《小康》記者說。她的朋友阿蘇是伊拉克人,第一次來參加廣交會就被深深震撼到。“真的很大,產品也非常多!我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展會,歐洲國家、土耳其、迪拜等,但是和中國都有差距。跟其他任何國家的展會相比,廣交會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卑⑻K感嘆道。他喜歡和中國做生意,也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對外貿易越來越大放異彩。
據了解,截止4月15日下午6點閉館,廣交會全天進場人次37萬,其中外國人6. 7萬。線上登錄人數41萬,其中外國人28萬。截至目前,本屆廣交會有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線上線下報名參會。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7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其中印度Tibro商旅機構、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團組人數超過200人。世界500強、世界零售商250強企業派買手到會采購。
編輯:余弘陽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