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做企業要有供應鏈思維,要確保整個產業鏈1+N的自主可控。當前,很多供應鏈做整體布局,即1+N。供應鏈的本質就是整合,要整合別人的優勢資源,變成自己的優勢資源。”
4月14日,在首屆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暨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怡亞通(002183)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偉民為制造業企業突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體的案例上,他表示,華為把投資、融資、產業、科技一體化;寧德時代(300750)布局了從原材料到配套產業的全鏈條。
當前,制造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在論壇上說,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問題凸顯,制造業成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
【資料圖】
論壇期間,多位企業代表與專家也闡釋了制造業“卡脖子”的現狀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憲坦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中國的材料和世界一流的材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在特種高分子材料市場,特種高分子整個國產化率占比僅有15%,剩下的85%均由跨國企業獨占。
“一些材料,我們有條件開發出來,但是假如成本方面沒有降低,在產業鏈這個過程中,就要面對用不用得起的問題。不過,我們沒有退路,因為無論是國家還是廣東省給我們的方向,都是對標世界一流的制造業。”吳憲表示。
面對“卡脖子”難題,深圳市信維通信(300136)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浩的舉措是,企業轉型要通過國際化、通過創新去實現。他表示,應充分利用國際化的人才,拿出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利潤投入到研發上。當前,東西方競爭加劇,企業進軍海外需要不斷創新和突破。
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會長王理宗認為,核心是國家在系統性、全局性的重大突破。例如,依托國家級的實驗室,打開一個產業的新通道。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核心工藝更多要靠企業的開拓,更多要走專精特新。應看到,一些高校的研究不少脫離實際,不以市場為導向,不以產業為目的,而是研究寫更多的論文。
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劉利華表示,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支柱產業,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深圳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與廣闊的發展前景,承擔著聯合大灣區城市開展先進制造業合作試點,打造產業集群的重任。
為此,劉利華建議,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進一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深圳市、廣東省的電子信息制造業進一步向高端化邁進。
諸多困難之下,一些新機遇也在孕育。
深圳市奮達科技(002681)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奮表示,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正在以一日千里的狂飆之勢緊密連接技術生態和商業生態,這為包括奮達在內的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前景和良好的市場機會。
肖奮同時以公司為例介紹如何去捕捉新機遇。他表示,基石業務是客戶阿里、亞馬遜、百度、yandex、華為、商湯等能力圈的事情,奮達作為卡位大模型入口的優勢企業,將專注于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研發、設計和制造,服務好上述基石客戶。在外延式發展上,奮達還將利用上市公司平臺,遴選海內外優質上下游企業,尤其是智能助理領域的核心部件類標的(比方集成電路),更深度地參與AI產業鏈。
中國工業互聯院總工程師王寶友表示,5G和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成為賦能各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在工業場景中,5G上行峰值容量可達到近1Gbps,能夠滿足大部分工業場景需求。不過,5G工業應用仍面臨不少問題,如技術仍然不成熟、上行寬帶不足、芯片模組價高、商業模式需探索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